[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4348.9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孟劲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研高能(北京)稳态传热传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发热电子元气件上,能够提升热交换效率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IT、通讯、LED、太阳能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中所用电子元气件的发热量也在大幅提升,同时由于电气元件的小型化,使的电气元件的热流密度大幅增加,而散热空间又不断减小,所以利用传统的散热组件已很难很好的解决相关的热传问题。
目前散热组件多采用由均温板、散热片和热管相互焊接而成。散热片焊接于均温板上,热管焊接于均温板上,并且穿设于散热片上,来完成热量的传递。这种各自独立的散热结构,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多为焊接形式,由于这种连接方式的传热限制,使热量不能更直接、快速、均匀的传递给散热片,不利于散热片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换,从而降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致使其热传效率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来解决目前由于散热组件不能更直接、快速、均匀传递热量而致使其热传效率并没有达到理想条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该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均温板,置于发热电子元气件的相对上方位,该均温板为腔体结构,内具有工作液及毛细组织,均温板的外形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至少一热管,该热管为腔体结构,内具有工作液及毛细组织,该热管的一个自由端与均温板一端相连,内腔相连通,从而使汽态、液态不同形态的工作液能够在热管和均温板之间交换运动;至少一散热片,其底部焊接于均温板上方。散热片由多个一定间距排列的散热鳍片构成且垂直或水平设于所述均温板上。
在散热片上穿过至少一热管,如此这样,热源产生的热量由均温板表面壳体传到壳体内部,将均温板内部毛细结构层内的工作液加热,使之产生相变,变为蒸汽。通过均温板的蒸汽空腔将蒸汽传递到均温板上部或通过均温板与热管连通的蒸汽空腔将蒸汽传递到热管的另一个自由端。在均温板上部或热管的另一个自由端,即冷却区域,将蒸汽传递来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并通过散热片的热交换,将热量散失,使工作液冷却,从而工作液由蒸汽变为液态,再通过毛细结构和工作液压差将之回流到加热区域。
或者当散热空间不能满足散热条件时,增加至少一散热壳体,与热管另一自由端外表面相连接,优选焊接于所述热管的外表面。用来增加散热面积,从而利用均温板将热量传递到与均温板垂直设置的散热片上,并通过与均温板相连的热管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壳体,热量就由散热片和散热壳体散发出去。
故而,通过上述实用新型之结构,该散热装置利用工作液汽液相变和传输来达到传递热量的目的,并通过均温板和热管的传热组合使热量达到快速扩散,均匀分布的作用,以提升散热模组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代表如下:1-均温板 2-热管 3-散热片 4-壳体 5-发热电子元气件 11-均温板内腔 21-热管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散热装置置于发热电子元气件5的上方,包括一均温板1,该均温板1为长方形且为腔体结构,均温板内腔11内具有工作液及毛细组织。均温板1上方设置有若干组散热片3,优选为5组,呈垂直式排列。每个散热片3由多个一定间距排列的散热鳍片构成,在每个散热片3的水平方向,左右两侧各穿过一热管2,该热管2为腔体结构,热管内腔21内具有工作液及毛细组织。该热管2的一个自由端与均温板1一端相连,即均温板内腔11与热管内腔21相连通,从而使不同形态的工作液能够在热管2和均温板1之间交换运动。如此这样,在加热区域,发热电子元气件5产生的热量由均温板1表面壳体传到壳体内部,将均温板1内部毛细结构层内的工作液加热,使之产生相变,变为蒸汽。通过均温板内腔11将蒸汽传递到均温板上部或通过与均温板内腔11相连通的热管内腔21将蒸汽传递到热管2的另一个自由端。从而,在均温板1上部或热管2的另一个自由端,即冷却区域,将蒸汽传递来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3,并通过散热片3的热交换,将热量散失,使工作液冷却,从而工作液由蒸汽变为液态,再通过毛细结构和工作液压差将之回流到加热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研高能(北京)稳态传热传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研高能(北京)稳态传热传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