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力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4330.9 | 申请日: | 2011-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潘仁湖;田青;邱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龙净环保物料输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46;B65G53/6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送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高效节能气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基本上已全部采用气力输送技术对除尘器收集的飞灰进行转运,目前国内火力发电厂的气力输送系统运行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
①进料等待阶段:该阶段所有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飞灰停留于除尘器灰斗内。该阶段按设置的进料等待时间运行。
②进料阶段:进料等待时间到则开启进料阀等向仓泵进料,在进料阶段采用固定的进料时间及仓泵料位进行控制仓泵进料,灰斗料位均未参与气力输送系统进料控制,即当仓泵设置的固定进料时间到或仓泵料位计探测到料位到仓泵就进行输送。
③输送阶段:仓泵加压进行输送。
但目前的气力输送系统考虑到锅炉负荷及煤质变化,为了避免灰斗积灰,进料等待时间设置一般都相对比较短;同时由于仓泵料位计一直工作在内部存在正压的高浓度、高温度飞灰的仓泵内且当飞灰比较细时粘性又大极易存在料位误报警或不报警状况,所以固定进料时间设置的一般也相对较短。综上原因由于进料等待时间及固定进料时间均设置的较短即会出现无论锅炉负荷高低、灰斗灰量大小及仓泵是否满料,只要设置的进料等待时间及固定进料时间到仓泵就进行输送,如此一来当锅炉负荷较低或煤质较好、灰量较少时就会造成气力输送系统许多时间都在“空跑”,既导致了系统磨损又浪费了大量压缩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气力输送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气力输送装置,包括仓泵系统、进气系统、灰斗负压料位计及控制系统;仓泵系统包括仓泵、进料阀、出料阀、仓泵料位计及仓泵流化装置,仓泵安装在灰斗下方,仓泵的顶部通过进料阀与灰斗的下料管连接,仓泵上部的壁上安装仓泵料位计,仓泵的内部安装仓泵流化装置,仓泵的底部通过出料阀和输送管道与灰库连接;进气系统的进气管通过压缩空气母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出气管分为两支,一支与仓泵流化装置连接而另一支与输送管道连接;灰斗负压料位计安装在灰斗下部的壁上;控制系统与仓泵系统的进料阀、出料阀、仓泵料位计、灰斗负压料位计及进气系统的各气阀进行电气连接,以接收仓泵料位计和灰斗负压料位计的反馈信号及进行运算后发出指令信号,控制仓泵系统的进料阀、出料阀及进气系统的各气阀开关。
进一步,所述仓泵系统还包括平衡阀,仓泵的上部通过平衡阀和平衡管道连接至灰斗的上部。
进一步,所述灰斗负压料位计为无源负压式料位计。
进一步,所述灰斗负压料位计的安装高度按照安装高度以下的灰斗容积为灰斗对应的仓泵容积的2~6倍为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气力输送装置,避免了气力输送系统的“空跑”现象的发生,降低了气力输送系统的磨损及能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由于在灰斗下部安装了灰斗负压料位计,可以把进料等待时间通过计算按灰量最小设置,即按进料等待时间最长设置而无需担心灰斗积灰,同时避免了气力输送“空跑”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了系统能耗,因为只要灰斗负压料位计料位报警控制系统即下达指令让仓泵系统进行进料及输送。
二、由于在灰斗下部安装了灰斗负压料位计,在避免气力系统“空跑”的同时实现了仓泵进料时间设置较短,降低了仓泵料位计误报警及不报警对仓泵进料的影响。
三、由于灰斗负压料位计可采用无源负压式料位计,和机械式、射频导纳式及其他形式料位计相比无需机械转动装置及连续发送测量信号,只需要测定负压料位计压力传感元件受到的灰斗内负压作用力变化,结构简单、抗挂料、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可以避免其他形式料位计误报率高的问题。
四、由于避免了气力输送“空跑”现象的发生,使气力输送系统的磨损降低、能耗减小,同时提高了系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灰斗 1
灰斗负压料位计2
仓泵系统3 仓泵31
进料阀32 出料阀33
平衡阀34 仓泵料位计35
平衡管道36
进气系统4 进气管41
出气管42,43
输送管5
灰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龙净环保物料输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龙净环保物料输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