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散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4258.X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敖凯平;刘通;支予生;庞振中;印彩霞;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30 | 分类号: | F24J2/30;F24J2/4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散热 装置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广泛。为了解决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系统过热的问题,申请号为200910025618.2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器和水箱;集热器具有补液端口和回流端口,此外还含有散热罐;散热罐具有补水口、补液口、以及高于补液口的回流口,上部具有排气溢流口;补水口通过连通控制器件与水源连通,补液口和回流口分别与集热器的对应端口连通,构成散热循环回路。使用时,当散热补液罐缺水时,连通控制器件可以控制水源向散热补液罐补水。此外,当集热器接受太阳光后液体温度持续上升,随着液体温度的上升,其体积会以一定的膨胀系数膨胀,结果将从散热补液罐的回流口回流到集热器,通过与原有补液通道构成的散热循环回路抑制温升,防止水箱超温。
然而,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是管路复杂,安装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管路简捷、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具有散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
为了达到以上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水箱、由换热舱与集热器连通构成的集热循环系统、散热罐,所述换热舱内的介质通过换热加热所述水箱内的水;所述散热罐具有散热进口、散热出口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罐的散热进口与散热出口分别与所述集热循环系统连通构成散热循环回路。
其中,较好的结构为:所述散热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散热进口;所述散热出口与所述集热循环系统连通的位置高于所述散热进口与所述集热循环系统连通的位置。
上述结构不仅简化了管路,而且实现了与底盖换热水箱的合理组合,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换热舱与所述水箱端盖共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散热罐的散热进口与散热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舱连通。
由于散热罐位于水箱的顶部,因此其散热面积可以比现有技术显著增大,即使在太阳辐照量比较强的地方,也能有效避免超温,确保使用安全,并且其包络外廓尺寸有所减小,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集热循环系统或所述散热罐通过电磁阀与水源连通,所述换热舱或所述散热罐设有水位传感器。这样可以在需要时,通过换热舱向储液罐中补水。
使用时,集热真空管吸收太阳光后通过换热循环回路,把热量传递给水箱的换热舱,进而通过传导加热储水舱中的储水。当集热器长时间接受太阳光,液体因温度持续上升而体积膨胀后,将通过溢流口经散热循环回路,由进流口进入储液罐,通过其表面散热,防止水箱超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具有散热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如图1所示,包括水箱8、由换热舱6与集热器1连通构成的集热循环系统、散热罐7。换热舱6内的介质通过换热加热水箱8内的水。散热罐7具有散热进口7-2、散热出口7-1和排气口7-3。散热出口7-1的位置高于散热进口7-2。散热罐7的散热进口7-2与散热出口7-1分别通过与水箱8相邻的换热舱6与集热循环系统连通,且散热出口7-1与集热循环系统连通的位置高于散热进口7-2与集热循环系统连通的位置,从而构成散热循环回路。换热舱6与水箱8的端盖共面。集热循环系统(也可以是散热罐)通过电磁阀与水源连通,换热舱一侧(也可以是散热罐)设有水位传感器5。这样可以在需要时,通过换热舱向储液罐中补水。
其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为:真空管集热器内的介质通过热虹吸和联箱内的介质实现自然循环,同样的原理联箱内的介质与水箱内胆底盖内的介质进行自然循环,水箱底盖内的介质通过自然对流进行冷热循环,再通过水箱内胆底盖传导换热把水箱内的水加热,换热过程中介质温度升高液体膨胀多余的介质流入顶部的散热罐内,当液面上升到散热罐上部的散热口时自动启动散热循环把多余的能量散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管路结构更为简捷合理,并且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热水器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差异是,换热舱6位于水箱8的下方,热管换热段位于水箱2内,吸热段位于换热舱6内,从而实现换热舱6内的介质借助热管换热加热水箱8内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未经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2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热交换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旋钮座、盖板、调节装置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