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磷化试板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748.8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宇;刘翔;彭静;徐中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磷化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涂装前处理工艺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用磷化试板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涂装前处理磷化实验试板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先在1个空桶中配置规定参数的磷化液,然后用止血钳在配好磷化液的桶中制作试板。传统的磷化试板制作装置每次只能制作一块磷化试板,而磷化实验一般需要制作8块同种参数的磷化试板。由于制作8块同条件下的磷化试板的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在制作最后几块试板时,磷化液的促进剂、温度需要重新调整到规定参数范围,其调整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同组参数的试板由于不是同时制作,每块试板之间会存在一些差异,影响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验用磷化试板制作装置,通过在磷化试板制作装置上同时制作8块磷化试板,缩短磷化试板制作时间,提高实验试板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实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实验用磷化试板制作装置,其包括实验容器、限位平台、限位撑杆、摇杆、轴承、固定杆和试板夹。所述限位平台通过限位撑杆支撑在实验容器上端的中央位置。轴承安装在限位平台上,轴承上端焊接摇杆,下端焊接固定杆。固定杆竖直伸到实验容器底部,固定杆上竖向焊接有八个试板夹,八个试板夹分为两组上下排列,每组四个试板夹沿固定杆周向均匀分布,两组间的距离大于实验用试板的长度。以上的摇杆、轴承、固定杆、试板夹焊接组成旋转组件;
磷化试板制作时,先将实验用试板分别卡在试板夹上,然后将支撑架台和旋转组件放入装满磷化液的实验容器中固定,最后通过缓慢摇动摇杆来完成磷化试板的制作。
采用上述磷化试板制作装置进行磷化试板制作,作业方便,作业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且对于保证磷化实验试板制作状态的一致性有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磷化试板制作装置结构图。
图中:1、圆桶,2、限位凹槽 ,3、限位平台,4、限位撑杆 ,5、摇杆,6、轴承,7、固定杆,8、试板夹,9、实验用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验用磷化试板制作装置的圆桶1、限位平台3、限位撑杆4、摇杆5、轴承6、固定杆7选用耐酸、有一定承重能力的钢材。圆桶1的体积可根据实验需要而定,圆桶1顶部上共有四个限位凹槽2,用以固定限位撑杆4,四个限位凹槽2均开在圆桶1顶部成“十”字型分布,其深度略大于限位撑杆4的直径D,宽度等于限位撑杆4的直径D,能很好地固定限位撑杆4。限位平台3为有一定厚度的方块。限位撑杆4其中一端有一个弯钩,用以由于卡在圆桶1外边固定整个支撑架台。限位撑杆4共有四根,将没有弯钩的一端呈“十”字型焊接在限位平台3上,将限位平台3支撑在圆桶1上端中央。摇杆5设计为手比较好握的形状,焊接到轴承6上端,轴承6下端焊接固定杆7,轴承6与支撑架台镶接在一起进行定位。固定杆7竖直伸到实验容器底部。摇动摇杆5时,通过轴承6连接的固定杆7也随之转动。固定杆7上边竖向焊接有八个试板夹8,分为两组上下排列,每组有四个试板夹8,沿固定杆7周向均匀分布,两组间的距离需大于实验用试板9的长度。靠近限位平台3的一组试板夹呈“十”字排列并与限位撑杆4平行,下方的另一组试板夹也呈“×”字型排列,位置与前一组试板夹交错排布。试板夹8为长条型且有一定厚度,便于在其上竖向开凹槽。试板夹8选用强弹性的耐酸塑料材质制成,其长度略短于实验用钢板9的长度,厚度大于实验钢板9的厚度。凹槽开在试板夹正中间,其厚度略小于实验用试板9的厚度,凹槽需要打通试板夹8的顶部,即上端开口,而其底部不打通,即下端不开口,便于支撑实验用钢板9。
磷化试板制作时,先在圆桶1中配制规定参数的磷化液,然后将八块实验用试板9分别卡入八个试板夹8中固定,实验用试板9固定后将支撑架台和旋转组件放入圆桶1中,限位撑杆3的弯钩处刚好卡在四个限位凹槽2处固定位置。通过缓慢摇动摇杆5让实验用试板9在圆桶中转动与磷化液充分反应,反应时间达到后将支撑架台和旋转组件从圆桶1中取出,最终取下磷化后的八块实验用试板9,完成磷化试板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