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用的弹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686.0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骆建丽;谢侠;吴华林;陈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李箱 弹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用的弹起机构,可以实现汽车行李箱盖解锁后自动弹起一定的高度,方便行李箱盖的开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企业对于行李箱盖解锁后自动弹起的高度都有一定的设计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后保和行李箱盖上在造型前期未预留人手操作空间的车型,一般要求这类车型解锁后行李箱盖能自动弹起一定的高度,否则将产生人机操作的问题。
对于一般造型的汽车行李箱盖,实现解锁后行李箱盖能够自动弹起的,是在行李箱盖铰链或者锁扣上布置弹簧来增大弹起力,从而达到使行李箱盖自动弹起一定高度的目的;对于解锁后行李箱盖不能自动弹起的,需要人手在行李箱盖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来开启,为了使用方便性,一般会在相应位置提供可供手动操作的开启空间或者开启机构,比如后牌照安装在后保上的车型,可在后保上开凹形槽;后牌照灯安装在行李箱盖上的,可直接在行李箱盖上的后牌照灯处施加开启力;对于行李箱盖侧开的SUV类车型可在行李箱盖上设置外开启手柄。
针对上述情况,都需要在造型上布置特定的开启操作空间或者增加开启机构。但是,对于特定造型的行李箱后部,特别是现有铰链、锁扣无法增加弹簧装置,在后保险杠蒙皮上特定位置不能增加开启空间的情形,比如行李箱盖外表面光顺,无锁芯和牌照装配要求,行李箱盖和后保蒙皮之间要求间隙均匀,或者出于美观考虑,后保蒙皮上不能增加开启凹形槽等,此时,如果要开启行李箱盖,就需要把手指伸进行李箱盖和后保之间的缝隙里,如果解锁后行李箱盖自动弹起高度不足,就不便于人手操作,将产生人机操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目的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用的弹起机构,给行李箱盖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其在该作用力下,自动弹起一定的高度,满足手动开启的操作空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特定造型的行李箱盖存在的人机操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用的弹起机构,设在行李箱盖内板和车身后围装饰板之间,所述弹起机构包括与所述行李箱盖内板连接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缓冲块,设在缓冲块内部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导向套,以及设在导向套内部的弹簧件和滑动轴,所述缓冲块朝向行李箱盖内板的端部开口设有顶盖,所述弹簧件一端抵在顶盖上,另一端抵在滑动轴上,推动滑动轴从缓冲块朝向车身后围装饰板的端部开口伸出。
所述弹簧件为锥形弹簧,其小径端抵在所述滑动轴上。
在所述滑动轴和导向套的圆周面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导向槽和导向凸起。
所述滑动轴与所述弹簧件相接触的端部设有与滑动轴同轴的锥形孔,所述弹簧件端部插入此锥形孔内。
所述缓冲块与所述行李箱盖内板紧固连接。
所述缓冲块包括一圆台部,在此圆台部的外部圆周面上设有唇边。
所述顶盖与所述缓冲块卡接。
所述导向套一端与所述顶盖卡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块卡接。
在所述顶盖的端面上设有朝向所述导向套内部的锥形导杆,所述弹簧件套在此锥形导杆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有效的协助行李箱锁加大弹起力从而使行李箱盖在解锁瞬间弹起一定的高度,满足手动开启的操作空间,提高了人机操作性能;设置缓冲块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作用及轻松的调整行李箱盖与周边件配合的平度,锥形弹簧可降低弹起力的变化量,使机构力更加平缓,缓冲块配合锥形弹簧,起到缓冲、调整、弹起三重作用;采用卡接式连接,连接可靠,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起机构的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起机构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起机构的滑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起机构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弹起机构的锥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行李箱盖开启时弹起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行李箱盖关闭时弹起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顶盖;2、唇边;3、缓冲块;4、滑动轴;5、螺纹;6、导向套;7、锥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汽车悬架处于不同载荷状态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