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及其密封拼板与纤塑钢建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676.7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社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社教 |
主分类号: | E04G9/05 | 分类号: | E04G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31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钢 建筑 模板 组合 及其 密封 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及其密封拼板与纤塑钢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两块建筑模板拼接起来形成一整体,然而当两块所述建筑模板拼接起来后,两模板之间往往出现一些间隙,而两模板之间有没有任何密封的装置,因而泥浆容易从所述间隙中露出来,即出现漏浆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另外,现有的所述建筑模板主要有竹胶模板、木模板、塑料模板以及钢模板,竹胶模板是由多层竹板粘合制作而成,其强度低,易损坏,易变形且使用寿命短;木模板是以木材为原料制做而成,其强度低,易腐烂且易变形;塑料模板是以塑料为原料制作而成,其强度低,不耐高温且易变形;钢模板是以钢材为原料制作而成,其笨重,施工强度大且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质较轻、强度高、韧度大、成本较低以及拆装简便的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及纤塑钢建筑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纤塑钢建筑模板,其具有承接板以及自所述承接板延伸的加强筋,所述承接板的边缘设有用于安装密封拼板的密封槽。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具有与地面平行的第一板部以及自第一板部的一端向上延伸的第二板部。
优选的,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由玻璃纤维以及塑胶材料混合构成。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设有卡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好处在于:
(1)、所述承接板的边缘设有密封槽,使得两个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连接时可以嵌入密封拼板,保证连接处平整光滑紧密,不漏浆。
(2)、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设有加强筋,可以有效地加强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的强度,使得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施工时不容易变形,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3)、由于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由玻璃纤维以及塑胶混合而成,由于纤维材料较轻,从而使得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的重量减少,减少施工难度,另外,玻璃纤维以及塑胶材料组合一起,不但使得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具有较大的韧度,而且可以减少材料成本,有利于提高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密封拼板,其包括,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延伸的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
本实用新型密封拼板安装于两模板之间,使得两模板的连接处平整光滑不漏浆。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其包括:第一纤塑钢建筑模板、第二纤塑钢建筑模板以及密封拼板;
所述第一纤塑钢建筑模板的上边缘设有第一密封槽;
所述第二纤塑钢建筑模板的上边缘设有第二密封槽;
所述密封拼板安装于所述第一纤塑钢建筑模板与所述第二纤塑钢建筑模板之间,所述密封拼板具有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延伸的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内,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密封部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槽内,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中,所述第一密封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内,且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密封部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槽内,且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尺寸相匹配,使得所述第一纤塑钢建筑模板与所述第二纤塑钢建筑模板的连接处平整光滑紧密,不漏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中的第一纤塑钢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中的第二纤塑钢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塑钢建筑模板组合,其包括:第一纤塑钢建筑模板1、第二纤塑钢建筑模板2以及密封拼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社教,未经王社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