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拉带成型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3285.5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熙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成型 自动化 视觉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检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拉带成型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拉带注塑成型(inserter molding)是目前注塑行业一个新兴技术及高附加价值的细分市场,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高精密模具设计技术为基础,主要产品如板载连接器、存储卡、SIM卡、汽车线束、航空部品等高科技行业应用,然而以往的生产多为手工或半自动方式生产,只能分开做送料和放料功能,无法实现进料定位、定位检测、料带成型QC在线检测,同时产品生产出来后一般都是线外人工投影抽检或是简单的视觉线外半自动检测,无法第一时间判别其不良,往往造成了大量的不良品未能及时发现纠正,从而不能达到高精度、高效生产,产品的良品率也无法控制。此外,送料进模具时不能准确定位易造成模具的损坏停产,而此类模具价值昂贵,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这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检测速度快、可帮助实现高精度、高效生产,同时还可防止模具损坏的金属拉带成型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拉带成型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与金属拉带注塑成型装置连接,所述的金属拉带注塑成型装置包括控制器及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料带引导机构、注塑机、打标剪切机构、收料机构,所述的打标剪切机构包括打标机和自动剪切机,所述的注塑机上设有料带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觉检测系统包括进料检测子系统、料带定位检测子系统、料带质量检测子系统,所述的进料检测子系统设置在注塑机进料端,进料检测子系统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料带定位检测子系统正对模具设置,料带定位检测子系统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料带质量检测子系统设置在打标剪切机构与注塑机之间,料带质量检测子系统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进料检测子系统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器、第一处理器及第一存储器,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器、第一存储器分别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的第一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料带定位检测子系统包括视觉边缘检测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的视觉边缘检测器与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料带质量检测子系统包括第三图像采集器、第三处理器及第三存储器,所述的第三图像采集器、第三存储器分别与第三处理器连接,所述的第三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第一时间发现已损坏的产品,从而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生产;
2、检测速度快,以往人工检测其中指标大约需要10-30sec/个,线外视觉5-10sec/个,而本实用新型线内自动检测速度:1.2sec/个。
3、能实时检测产品在模具中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从而可防止模具的损坏,增加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检测系统在应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料带经料带引导机构送至注塑机进料端,进料检测子系统通过第一图像采集器采集料带的图像信息,并发送给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与注塑前料带的标准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料带是否有缺陷,如果检测无缺陷,则发送信息给控制器控制注塑机开模,如果检测有缺陷,发送信息给控制器,将此段料带作废品处理;
步骤102)经检测无缺陷的料带进入料带定位机构,料带定位检测子系统通过视觉边缘检测器对料带定位机构进行检测,如果料带位置正确,则发送信息给控制器控制注塑机进行注塑,如果料带位置不正确,则发送信息给控制器控制料带定位机构重新对料带进行定位,然后再进行注塑;
步骤103)料带质量检测子系统对注塑后的料带进行检测,料带质量检测子系统通过第三图像采集器采集注塑后的料带的图像信息,并发送给第三处理器,第三处理器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与注塑后料带标准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注塑的产品是否有缺陷。如果检测合格,则收料机构进行收料,如果检测不合格,则将不合格的料带剪切掉或对其进行打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熙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熙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3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车制动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