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用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2876.0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2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旷天申;张胜飞;罗风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胜华电缆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32;H01B7/295;H01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金属 屏蔽 监视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一种煤矿用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
背景技术
煤矿用移动金属屏蔽监视型橡套软电缆是煤矿井下的主要电缆品种,随着煤矿井下采掘设备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原有产品的电压等级和截面已满足不了煤矿使用要求,因此新制订的MT818-2009《煤矿用阻燃电缆》行业标准,已经将产品的电压等级等提高到8.7/10kV,制造截面最大为150mm2,但仍不能满足煤矿发展使用要求。
传统的煤矿的供电系统的中性点不是直接接地的。电缆的地线芯直流电阻必须满足有关规程规定。10kV供电系统中保护装置的应用不如低压系统的普遍,电缆单相接地之后,往往不能及时处理,会引起另一相在不同区域对地击穿,造成两相通过地线短路。故地线芯要有足够截面。地线芯与动力线芯之间存在电容和互感,在实际应用中,地线芯必须良好接地,否则会引起严重的人身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好、安全可靠的煤矿用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煤矿用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包括有三个线芯,三个线芯的外围依次设有内护套、绝缘包带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每个线芯是由线芯导体、半导电层、绝缘层和间作地线的绝缘屏蔽层构成,半导电层、绝缘层和间作地线的绝缘屏蔽层依次设在线芯导体的外围;所述内护套和绝缘包带之间设有监视线芯和半导电包带层,通过半导电包带层将监视线芯固定在内护套的外围。
所述线芯导体是由多根直径0.5mm的镀锡铜线束股绞制而成。
所述半导电层为半导电尼龙带。
所述绝缘层采用以乙丙橡胶为基料的绝缘胶料,绝缘层的厚度为5.5mm。
所述间作地线的绝缘屏蔽层是用一根截面积为23.33mm2的地线芯缠绕在绝缘层的外围以构成绝缘屏蔽层。
所述外护套是由氯丁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线芯导体的外围设了半导电层,故改善了线芯的电场分布,降低最大场强,减少了屏蔽与绝缘层间的间隙,大大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的电压等级可达8.7/10kV,截面可达240mm2;由于采用间作地线的绝缘屏蔽层,使整个成品电缆缩少了外径和重量,并节省了原材料;由于增设了与地线配合使用的监视线芯,为设置多道安全保护措施提供了条件,大大提高了电缆的安全可靠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阻燃能力强、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导体;2、半导电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内护套;6、监视线芯;7、绝缘包带;8、外护套;9、半导电包带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煤矿用金属屏蔽监视型软电缆,包括有三个线芯,三个线芯的外围依次设有内护套5、绝缘包带7和外护套8,其特征在于:每个线芯是由线芯导体1、半导电层2、绝缘层3和间作地线的绝缘屏蔽层4构成,半导电层2、绝缘层3和间作地线的绝缘屏蔽层4依次设在线芯导体1的外围;所述内护套5和绝缘包带7之间设有监视线芯6和半导电包带层9,通过半导电包带层9将监视线芯6固定在内护套5的外围。所述半导电层2为半导电尼龙带。所述绝缘层3采用以乙丙橡胶为基料的绝缘胶料,绝缘层的厚度为5.5mm。
每个线芯的具体生产过程为:是由1221根φ0.50mm的镀锡铜丝束绞制成,其导电线芯表面极不平整,为改善电场分布,降低最大场强,减少屏蔽与绝缘层间的间隙等,本研制品是先在导电线芯外包一层半导电尼龙带,然后在φ65挤出机上用半挤管式将半导电屏蔽料挤包在线芯上。从φ65挤出机挤出的线芯经一段冷却后,才进入φ120/φ90挤出机的模口,通过乙丙绝缘橡胶和外导电层同时挤包,可紧紧地包覆在线芯上。进行硫化、冷却这些过程始终是在压力状态下(1.5-2Mpa)完成,保证了DCP(过氧化二异丙苯)与乙烯发生交联过程产生的苯乙酮、二枯醇等极性气体是在压力下被溶解和吸收在硫化的乙丙橡皮介质中。乙丙绝缘橡胶层的外围缠绕一根截面积为23.33mm2的地线芯以构成绝缘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胜华电缆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胜华电缆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管热熔接机
- 下一篇:记录和再现装置和激光驱动脉冲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