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锌挥发尘的冲击式雾化水沫湿法收尘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232759.4 申请日: 2011-07-04
公开(公告)号: CN202164342U 公开(公告)日: 2012-03-14
发明(设计)人: 陈均宁;黄金莲;吴傲雪;黄进文;黄卫华;雷伟明;赵瀚文;黄澳;古莉;白盈盈;韦京汝;黄荣满;李福学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冶金研究院
主分类号: C22B19/34 分类号: C22B19/34;B01D47/06;B01D47/12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翁建华
地址: 530023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氧化锌 挥发 冲击 雾化 水沫 湿法 收尘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氧化锌挥发尘的冲击式雾化水沫湿法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在处理易挥发氧化矿、浸出渣等低品位锌物料普遍使用的工艺流程为:高温还原氧化→表面冷却→布袋收尘→碱洗脱氟氯;其中布袋收尘后的二氧化硫烟气需另行使用石灰水吸收。这种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作业是非连续的,生产效率低。

(2)操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长期在高粉尘环境下工作,操作工人易发呼吸系统的职业病。

(3)碱洗过程脱氟氯效率低下,产生的含氟氯废水量巨大,难以回收,对水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4)运行成本高,设备投资较大。

(5)工程机械易被含酸气体腐蚀、损坏,维修费用高。

由此可见,上述工艺已不能适应国家对环保、能源、卫生等方面要求,急待改进。为解决现有工艺不足,申请人于2009年7月23日申请了“一种挥发氧化锌的清洁收尘方法及其装置”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0910114251.1)并已授权,此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将冷却、收尘、除氟氯和脱硫集成到一道工序完成的工艺和设备。

上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淋-布袋塔装置,挥发烟气通过氧化室及表面冷却器进入喷淋-布袋塔,烟气中的氧化锌被收集下来,氟、氯进入喷淋溶液中,二氧化硫形成ZnSO3进入次氧化锌浆液,次氧化锌浆液经压滤分离后,滤液返回循环使用,滤渣为次氧化锌产品。

但是由于装置中设有布袋,由喷淋湿法处理后的烟气含水量很高,在经过布袋的时候容易对布袋造成堵塞,缩短布袋的使用寿命。

此外,喷淋塔中的烟尘捕集主要是依靠喷头和螺旋喷淋器来实现均布喷淋,喷淋液的雾化效果有限,且喷头容易部分堵塞,液气比要达到1.52(L/m3)才能达到目标收尘率99.6%,液气比和喷淋液用量尚存在很大的下降空间。

为此,有必要研发新型结构的冲击式雾化水沫湿法收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可靠、节约、环保、能高效地实现收尘、冷却、除氟氯和脱硫一体化的氧化锌挥发尘的冲击式雾化水沫湿法收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氧化锌挥发尘的冲击式雾化水沫湿法收尘装置,有四级串联的喷淋塔,在1#和3#立式喷淋塔之间是一个2#卧式喷淋塔;各喷淋塔内部均安装有喷头和冲击式雾化器,1#、3#和4#立式喷淋塔均设有负压挡板;收尘装置的出口设置有筛板和抽风机。

冲击式雾化器是一个圆筒形装置,扇叶和扇形齿轮组位于风筒内,电动机设在风筒外;冲击式雾化器的风筒壳体直接焊接在喷淋塔塔体内,与塔体同心。

在喷淋塔中,喷头设置在冲击式雾化器的上/前端。

在立式喷淋塔中,负压挡板位于喷淋塔的下部、比浆液接收池池面稍高处;喷淋塔下端为开口结构、没入浆液接收池的浆液中,形成液封。

浆液接收池与浆液过渡池间设置有溢流挡板。

喷淋液成分为Na2CO3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约投资:与多膛炉脱氟氯、或布袋收尘-碱洗脱氟氯系统、或与动力波系统比较,省去了多膛炉、表冷及布袋收尘系统、或直接取代了碱洗系统装置;因省去了大部分的表冷、单独碱洗和单独脱硫工序,节约了大量基建投资和占用土地。

2.功能多样化:收尘过程中直接除F-、Cl-,回收低量的SO2,使环保达标排放。

3.指标先进,特别是除F-、Cl-效率高:由于烟尘在高温(300~400℃)下与喷淋液接触,脱氟氯反应瞬间完成,除氟效率94.2%,除氯效率92.5%,除硫效率88.5%,锌回收率98.9%,收尘效率99.78%。

4.节能环保:

(1)与多膛炉相比,省去了大功率的抽风机和用于物料反应的燃料;与布袋收尘-碱洗脱氟氯系统相比,省去了锅炉蒸汽加热、碱洗搅拌和压滤过程的电力消耗。

(2)由于脱氟氯作用瞬间完成、喷淋液可反复使用,极大的节约了用水量,用水量是传统湿法除氟氯用水量的1/5,含氟氯废水可以集中处理。

(3)冲击式雾化器能将喷淋液充分雾化,极大的增强了烟尘的捕集效果,喷淋液使用量减少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冶金研究院,未经广西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