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太阳能天窗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2647.9 | 申请日: | 2011-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8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良;施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创太阳能(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H01L31/04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太阳能 天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天窗,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的太阳能天窗。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说到汽车的太阳能天窗,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作为太阳能技术应用在汽车上的最典型也最常见的案例,太阳能天窗并不像其他高深科技那样离我们如此遥远。目前在很多高档轿车上,太阳能天窗已经开始使用,可以说它是应用在量产汽车上最“平易近人”的新科技。
汽车的太阳能天窗一般是在汽车天窗的夹层内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天窗上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是由普通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片连接而成,为了保持汽车外观的整体感,汽车天窗必然要根据车顶流线状的弧面结构来设置,由于普通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柔韧性差,容易断裂,这样就在生产、装配汽车天窗时容易造成太阳能电池片断裂而使得整个汽车天窗报废,给太阳能天窗的推广带来局限性。但是,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太阳能天窗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在生产、装配时其内的太阳能电池片不易断裂的汽车太阳能天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生产、装配时其内的太阳能电池片不易断裂的汽车太阳能天窗。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汽车太阳能天窗,具有与汽车顶部的形状相符合的弧面状的天窗本体,此天窗本体包括上下依次层压在一起的玻璃、EVA板、太阳能电池板、EVA板和背板,上述太阳能电池板由多个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相互连接而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太阳能天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具有柔韧性好、不容易断裂、断裂也可照常使用的特点,因此,当各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互联成一个较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此太阳能电池板可根据需要被夹设于上下EVA板中呈与汽车顶部的形状相符合的弧面状而不断裂,从而给太阳能天窗带来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太阳能天窗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天窗本体 1
玻璃 11
EVA板 12
太阳能电池板 13
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 131
EVA板 14
背板 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太阳能天窗,具有与汽车顶部的形状相符合的弧面状的天窗本体1,天窗本体1包括上下依次层压在一起的玻璃11、EVA板12、太阳能电池板13、EVA板14和背板15。太阳能电池板13由多个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131相互连接而成,即多个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131串联后组成一列,各列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131串联而构成弧面状的太阳能电池板13。
本实施例中的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131只在背光面的栅线由薄铜带制成;例如期刊《上海电力》2009年第1中,由袁爱谊和王亮兴所写的文章《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研究与展望》中所记载的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而市面上一般的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受光面和背光面都设有收集电流的栅线,且为银浆印刷烧结而成,不能增加应力。
因此,由于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131的背光面按规律敷有一些铜带作为电池片的正负引线,增加了电池片的柔韧性,使之不易断裂,即使断了也可照常使用;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131可采用国内的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片,或者是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SUNPOWER的太阳能电池片。因此,各背栅硅太阳能电池片131能够互联成一个较大的太阳能电池板13,太阳能电池板13可根据需要被夹设于上下EVA板12、14中,而呈与汽车顶部的形状相符合的弧面状而不断裂,从而给太阳能天窗带来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创太阳能(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文创太阳能(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