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锭坩埚加热旋转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2513.7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应建平;杨晓忠;李洪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0 | 分类号: | B05D3/0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锭 坩埚 加热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铸锭配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铸锭坩埚加热旋转台。
背景技术
太阳能铸锭坩埚装料前需喷涂氮化硅以隔离石英坩埚与硅液。在喷涂过程中需加热石英坩埚,使氮化硅液均匀的吸附在坩埚表面,形成粉状涂层。现有的坩埚加热旋转台存在一些问题:1、因为坩埚的形状不规则,加热板没有弹性,导致各个加热板接触紧固程度不一样,缝隙过大的部位温度就低,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低。2、局部温度过高也会影响喷涂的质量,现有的设备没有加入超温保护。3、为了保护加热板的电缆走线,旋转轴上需装有限制旋转角度限位装置,现有的装置是直接采用了凸块撞击限位装置的,经常被撞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锭坩埚加热旋转台,克服现有设备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改善喷涂质量,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锭坩埚加热旋转台,包括坩埚加热台,旋转机架和电控箱,坩埚加热台设置在旋转机架上旋转,坩埚加热台内具有加热板,加热板与电控箱控制连接,加热板为柔性加热板。
坩埚加热台包括侧板和底板,侧板围设在底板四周,在侧板和底板上装有若干弹簧,弹簧上再装加热板。
柔性加热板由多层不同材料组成,最外侧为载体,然后依次是硅胶发泡板、加热元件、导热硅胶布、护板和导热硅胶板。
载体为不锈钢板,护板为铝板,加热元件为镍铬丝加热元件。
在铝板和不锈钢板上切割出多道增加铝板和不锈钢板弹性的缝。
加热板内埋入测量每块加热板温度的热电偶,热电偶与电控箱连接,电控箱根据热电偶测得的温度控制加热板工作。
旋转机架上具有限制旋转角度的凸块撞击限位装置,在凸块撞击限位装置的限位凸块两侧都装有缓冲器或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铸锭坩埚加热旋转台能使坩埚的每个区域都达到最佳的喷涂温度,提高喷涂质量,减少龟裂、起泡、针孔等问题的出现,提高多晶硅锭的收益率;限位装置的改进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坩埚加热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的电控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凸块撞击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箱,2.加热板,3.侧板,4.底板,5.弹簧,6.不锈钢板,7.硅胶发泡板,8.镍铬丝加热元件,9.导热硅胶布,10.铝板,11.导热硅胶板,12.热电偶,13.限位凸块,1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铸锭坩埚加热旋转台,包括坩埚加热台,旋转机架和电控箱1,坩埚加热台设置在旋转机架上旋转,坩埚加热台内具有加热板2,加热板2与电控箱1控制连接,坩埚加热台包括侧板3和底板4,侧板3围设在底板4四周,在侧板3和底板4上装有若干弹簧5,弹簧5上再装加热板2,加热板2为柔性加热板。合上四块侧板3,侧板3之间通过角链锁紧,加热板2就可以将坩埚紧紧的包裹住。
如图4所示,柔性加热板由多层不同材料组成,最外侧不锈钢板6做载体,然后依次是弹性很强的硅胶发泡板7,既可以增加加热板的弹性,又可以把热量阻隔在侧板3的内侧;硅胶发泡板7后是镍铬丝加热元件8;镍铬丝加热元件8后是导热硅胶布9,导热硅胶布9主要是用来作绝缘用的;再之后加入一层铝板10来保护加热板2的内侧;最内侧是导热硅胶板11,直接接触坩埚,保护坩埚不被刮坏。铝板10与不锈钢板7会影响加热板的弹性,所以在铝板10和不锈钢板7上切割间距1mm厚的缝。
如图3所示、为防止加热板2一直加热,超过喷涂所需的温度极限,故在加热板2内埋入测量每块加热板2温度的热电偶12,热电偶12与电控箱1连接,电控箱1根据热电偶12测得的温度控制加热板2工作。电控箱1可以对每块加热板2进行温度控制。当温度超过上限值时,从硬件上断开加热板2的电源。
如图5所示,旋转机架上具有限制旋转角度的凸块撞击限位装置,在凸块撞击限位装置的限位凸块13两侧都装有缓冲器或橡胶垫14,在冲量一致的情况下延长了受力时间,减小撞击的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