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智能矿压检测报警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2129.7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姚光亮;刘超;苏宝盈;任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6 | 分类号: | E21D15/4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21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智能 检测 报警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液压支护设备用独立的集成式智能矿压检测报警指示器。
背景技术
矿用液压支护设备(包括单体液压支柱,悬移支架、液压支架及各类千斤顶)是当前矿井工作面确保安全的重要设备。由于井下地质结构复杂,矿压压力的自然变化及液压介质的渗漏现象,导致液压支护设备工作阻力(失压和过压)不均衡现象,是造成顶板松动倒柱和超压塌方等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例:根据煤炭行业标准MT/T548-1996《单体液压支柱使用规范》中的6.1.7条款要求:油缸直径为Φ80mm时,其工作阻力不小于60KN,油缸直径为Φ100mm时,其工作阻力不小于90KN工作阻力。
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液压支护产品自身对工作阻力都不具备安全检测报警功能,经常因工作阻力过小或过大引起倒柱顶板坍塌或因过载引起断柱塌方等事故的不断发生,液压支护设备的失压或超压的现象的,这会造成支柱因失去支撑力而倒塌,或者因多个单体或支架受力不均匀分布,从而使得顶梁塌落,极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目前:井下安检人员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所采取的方法是:频繁对液压设备(例:单体液压支柱,悬移支架等)的支撑力进行巡回检查,通过晃动或敲打等非常落后的手段对支柱的工作阻力进行逐个检查,不仅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无法及时的了解液压支护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因此根本无法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无需人为主动监测液压支护设备初撑压力和工作阻力的集成式智能矿压检测报警指示器,它能够自动监测过压欠压情况并自动报警,无需人为操作检查、测量:工作阻力一旦低于规定值的工作压力,会立刻发出明显的色彩光亮报警,便捷和可靠的提示工作人员,该液压设备工作阻力过低或者过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以便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集成式智能矿压检测报警指示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压力检测报警装置,所述的压力测量报警装置包括报警回路;所述的报警回路包括电源、报警器、以及检测液压支护设备内压力并控制回路状态的压力开关。
上述的报警器,所述的检测报警回路设有两套:并行连接的低压报警回路和高压报警回路。
上述的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还包括有与报警回路串联的控制整个回路通断的、液压介质的注入可直接使电源开关进入工作状态的液压开关。
上述的报警器,所述的压力开关包括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一端顶接柱塞、另一端顶接触通开关;所述柱塞端面与工作液接触、柱塞柱面外套设有封堵,封堵外套设有报警体,报警体的另一端与壳体连接;所述柱塞上固定有磁铁,触通开关为干簧管或液压开关。
上述的报警器,所述压力开关包括调节螺栓、所述的干簧管设置于调节螺栓内部、调节螺栓螺纹固定在报警体内。
上述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为LED指示灯;所述检测报警回路还包括有验电开关,所述验点开关与电池和报警器串联,与压力开关的干簧管并联。
上述的报警器,所述低压报警回路的触通开关为常闭开关;所述高压报警回路的触通开关为常开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表现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及壳体内的压力测量报警装置检测组成,壳体的前端为压力测试端,其具体由柱体进行测试:柱体前端与工作液相通,工作液对液压支护设备形成一定压力,液压支护设备在压力工作液、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可在封堵内来回移动,从而改变回路的通断状态,并由壳体的后端报警指示端上的报警灯进行报警。
在所述的电源开关压力及报警检测装置的高、低压,安装于报警器前端,所述的压力活塞的进液嘴与缸体的内腔液体贯通;所述的内腔分别安装电池和干簧管开关或液压开关,后端外壁安装两指示灯,指示灯可以是单色或多色,也可以是闪烁交替发光或长亮发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煤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2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