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救灾工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1681.4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勇;邓作鹏;张劲松;陆小龙;石恩军;白宝鹏;张泽熙;李如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04 | 分类号: | B62D55/04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救灾 工程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救灾工程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地震救援理念的革新,国内地震救援与国际接轨,逐步缩小了在地震救援领域上的差距,地震救援主要任务是迅速搜索营救倒塌建筑物下的被埋人员,在地震发生后应立刻展开搜索和救援工作,而在搜之前必须要进行正确的区域、场所的划分和设定,这样才能提供良好的搜索和救援环境,提高营救效率,但是现有的设备都有它的自身的弱点,并且在现有的救灾设备中搜救设备较多,营救设备却很少,很难满足地震救灾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弥补传统救援机械功能单一、功能齐全、救灾速度快的地震救灾工程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震救灾工程车包括履带驱动电机、电机座、履带行走装置、履带车轮、履带、履带链轮、履带链轮轴、履带链轮轴架、履带车轮轴架,其特点是在两个内侧履带链轮轴架之间固定设有载物系统,载物系统下方设有轮式行走装置,载物系统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控制装置和机械臂肩关节电机,机械臂肩关节电机传动连接机械臂,机械臂上端连接施工系统,施工系统前端下方设有车轮,施工系统前端分别设有冲击钻头和带有合金锯片的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地震救灾工程车能够在地震灾害现场发挥多种救援作用,提高了救援效率,为挽救人民生命安全赢得宝贵的时间,弥补了传统救援机械的单一化,做到了集越障、破障、排水通风、夜间照明于一身的综合型救援设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地震救灾工程车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施工系统;1-1-旋转机构;1-2-冲击钻头;1-3-车轮;1-4-合金锯片;2-履带行走装置;2-1-履带车轮;2-2-履带;2-3-履带链轮;2-4-履带链轮轴;2-5-履带链轮轴架;2-6-履带车轮轴架;2-7-履带车轮轴;3-机械臂肩关节电机;4-轮式行走装置;5-载物系统;6-机械臂;7-履带驱动电机;8-控制装置;9-电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地震救灾工程车两个内侧的履带链轮轴架2-5之间分别固定设有电机座9和载物系统5,电机座9上设有履带驱动电机7,载物系统5下方设有轮式行走装置4,载物系统5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控制装置8和机械臂肩关节电机3。机械臂肩关节电机3传动连接机械臂6,机械臂6上端连接施工系统1,施工系统1前端下方设有车轮1-3,施工系统1前端分别设有冲击钻头1-2和带有合金锯片1-4的旋转机构1-1。内、外侧的履带链轮轴架2-5的左、右端分别穿装履带链轮轴2-4,履带链轮轴2-4上套装履带链轮2-3,右端的履带链轮2-3连接履带驱动电机7。内、外侧的履带链轮轴架2-5上分别设有履带车轮轴架2-6,履带车轮轴架2-6上穿装履带车轮轴2-7,履带车轮轴2-7上装履带车轮2-1,履带链轮2-3、履带车轮2-1围装履带2-2组成履带行走装置2。
地震救灾工程车的工作过程是:在平坦路面行走时,机械臂6连接的施工系统1向后方回转,履带支架带动履带行走装置2收缩,车轮1-3和轮式行走装置4着地,实现地面轮式快速行走;越障时,利用机械臂6连接的施工系统1前、后回转,促使车轮1-3着地支起车身,使车身分别实现前、后端抬起,实现越障功能,救援时,可利用施工系统1上装置的旋轮机构1-1带动合金锯片1-4实现横向、纵向360度切割,冲击钻头1-2在遇到障碍物时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1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粗纱机的上排风接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喷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