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丙烯输液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1581.1 | 申请日: | 2011-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6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生;刘国利;鄢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瓶,尤其是涉及对一种聚丙烯输液瓶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塑料生产输液瓶,解决了玻璃瓶易碎和软塑袋有微渗漏的缺点。通常药物相容性最好的塑料材料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由于聚乙烯输液瓶无法耐受115度以上温度灭菌,达不到到国家法规规定的F0值不小于8的要求,国内一般采用聚丙烯制造输液瓶。但是现有聚丙烯输液瓶在使用时需要外通大气才能将输液滴注入人体,存在污染的可能,而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制造时在聚丙烯粒子中加入一定量的弹性体或其它材料,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缺点是输液瓶的化学特性不稳定,进而影响输液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聚丙烯输液瓶在使用时需要外通大气才能将输液滴注入人体,存在污染的可能,但是若在制造时在聚丙烯粒子中加入一定量的弹性体或其它材料,会使输液瓶的化学特性不稳定,进而影响输液质量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实现无需外通大气,可实现密闭自排的聚丙烯输液瓶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包括瓶身、设置在瓶身上的瓶肩以及瓶身底部的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瓶身的宽厚比为1.8-2.3。
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所述的瓶身壁厚为0.25毫米-0.36毫米。
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所述的瓶肩和瓶底壁厚均为0.30毫米-0.65毫米。
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所述的瓶身宽度为98毫米,厚度为47毫米,宽厚比为2.085。
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所述的瓶身壁厚为0.30毫米。
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所述的瓶肩和瓶底壁厚均为0.6毫米。
在上述的一种聚丙烯输液瓶,所述的瓶底还设置有吊环。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完全实用;2. 能实现无需外通大气,可实现密闭自排。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 为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1-瓶身、2-瓶肩、3-瓶底、4-吊环。
实施例:
一种聚丙烯输液瓶,包括瓶身1、设置在瓶身1上的瓶肩2以及瓶身1底部的瓶底3,瓶底3还设置有吊环4。瓶身1的宽厚比为1.8-2.3,瓶身1壁厚为0.25毫米-0.36毫米,瓶肩2和瓶底3壁厚均为0.30毫米-0.65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瓶身1、瓶肩2、瓶底3、吊环4均使用单一聚丙烯制造,瓶身1宽度为98毫米,厚度为47毫米,宽厚比为2.085,瓶身1壁厚为0.30毫米,瓶肩2和瓶底3壁厚均为0.6毫米,使聚丙烯输液瓶在使用时无需外通大气,靠大气压是瓶子中部塌陷从而排尽瓶内药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瓶身1、瓶肩2、瓶底3、吊环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1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套囊多孔式气管导管
- 下一篇:一种医用床基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