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灸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0930.8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6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喻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传彬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灸疗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灸疗器多为手持式或者用带子捆绑;里面的温度不能调节;容易烫伤皮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使用时间长后卫生条件不好;药物在开放空间燃烧利用率不好,大部分药效浪费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优点的疚疗器:轻巧使用方便、温度可调,药物离皮肤的距离可以调节,有效防止烫伤、底部采用医用胶布粘贴在身上,不用手或者带子固定,使用者可以随便活动,可以将药物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空间,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灸疗器,包括具有一个顶面的上筒体、下筒体、锥形可限位弹簧及医用双面胶,其中,上筒体为两节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上远离底面的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扣合;上筒体内设有固定药条的锥形可限位弹簧;并且锥形可限位弹簧中心有插针;锥形可限位弹簧顶部大约第四圈螺纹螺径比其他螺径小,防止药条下滑;上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上筒体排气通孔,下筒体的侧壁上部设有下筒体排气通孔,下筒体的侧壁下部设有下筒体进气通孔,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在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下筒体下部内设有嵌入底盖的下筒体内凹台;底盖底部内设有嵌入药片的底盖内凹台;医用双面胶设置在底盖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灸疗器,在使用时,由于上筒体为两节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上远离底面的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扣合,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在上筒体与下筒体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这样的结构,既能平面旋转调节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孔的贯通面积,可以控制燃烧量,从而控制内部温度的高低;又能将上筒体相对下筒体的位置进行沿筒体中心轴线上下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固定药条的位置高低,通过提升上筒体可以控制燃烧的药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皮 肤烧伤;且由于底盖底部设置有医用双面胶,不用手或带子固定,使用者可以随便活动,可以将药物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空间,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进一步,上筒体内设有固定药条的锥形可限位弹簧;并且锥形可限位弹簧中心有插针;锥形可限位弹簧顶部第四圈螺纹螺径比其他螺径小,防止药条下滑;这样的分体结构主要考虑上筒体和下筒体常采用纸质材料,这种材料成本便宜,制作方便,使用者操作也方便,有利于市场推广。
进一步,考虑到筒体内壁的锡箔可以有效的隔热,避免温度的流失,还可以有效防止筒体以外燃烧,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内壁上附有锡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器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完全贯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上筒体排气通孔与下筒体排气通部分贯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上筒体相对下筒体的位置进行沿筒体中心轴线向上调节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灸疗器实施的结构示意图中,这种灸疗器,包括具有一个顶面的上筒体1、中间有插针的锥形可限位弹簧2、医用双面胶4、药条3及一个有底面下筒体5,其中,上筒体1为两节阶梯轴状外径的筒状,上筒体1的筒侧壁外径与下筒体5侧壁的内径相互配合,形成扣合;锥形可限位弹簧2底部的外径约大于上筒体的内径;将锥形可限位弹簧2塞进上筒1内,依靠锥形可限位弹簧2向外的张力将锥形可限位弹簧2固定在上筒1内;药条3插入锥形可限位弹簧2中间并同时插入插针上;上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上筒体排气通孔6,下筒体5的侧壁上部设有下筒体排气通孔7,下筒体的侧壁下部设有下筒体进气通孔8,上筒体排气通孔6与下筒体排气通7孔在上筒体1与下筒体5扣合状态时,相互贯通;下筒体5下部内设有嵌入底盖的下筒体内凹台;医用双面胶4套在下筒体5下外部;所述的上筒体1和下筒体5内壁上附有锡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传彬,未经喻传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