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虹吸式建筑屋面雨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0903.0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潘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雨泰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虹吸 建筑 屋面 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虹吸式建筑屋面排水系统的雨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大型建筑物的屋顶排水系统,多数采用重力式排水。雨水斗的本身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雨水经过雨水斗进入排水管道时产生气水混合流,并且只能借助水的自身重量流放,管道内水流速度慢,不利于快速将屋面积水排放掉。这种排放方式为了保障建筑屋面的排放安全性,须相应增加单位面积内雨水斗的数量,同时也增加了与雨水斗相连接的管道,增加了建筑成本,占用了建筑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雨水斗本身结构设计上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虹吸式建筑屋面雨水斗。该虹吸式建筑屋面雨水斗结构设计简单而合理,能有效防止气水混合流现象产生,并且排水速度快,能在积水较低的情况下形成一种虹吸式排水的排放方式,从而改善了建筑屋面雨水排放的条件,减少了单位面积内雨水斗和管道的数量,达到降低建筑排水系统成本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虹吸式建筑屋面雨水斗,分别由上部的虹吸雨水斗底盘、中部的防水压盘和下部的导流罩构成,其特征在于:虹吸雨水斗底盘的基体上部是一个反涔流板,反涔流板拱形内部呈扇形向外均匀分布有若干雨水分流板和若干导流孔;中部的防水压盘和下部的导流罩通过均匀分布的螺孔连接。
所述导流罩上部为喇叭口状平面。
所述虹吸雨水斗底盘的集体上部是一个带拱形的12边形反涔流板。在反涔流板下面是均匀分布有4片雨水分流板;雨水分流板之间每90度夹角内,均匀分布5个导流孔。所述防水压盘外圆直径为260毫米,宽度为35毫米,6个螺孔以60度夹角均匀分布。所述导流罩喇叭口状平面直径为260毫米,高度为220毫米,下面与排水管道连接的排泄管可根据屋面天沟结构不同采用法兰和卡箍等方式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虹吸式屋面雨水斗的有益效果在于:雨水斗上部有稍成拱形的反涔流板,反涔流板下直立有多个雨水分流板和导流孔,反涔流板、雨水分流板及导流孔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水流快速排放装置,加上防水压盘,从而集避免形成气水混合流、防止水流形成漩涡、防止垃圾杂物的吸入剂防止雨水向屋内渗漏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斗结构简单、尺寸比同类型产品小、安装空间要求小、可根据屋面结构采用多种连接方式与排水管道连接、制造简单,从而极大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建筑成本,具有高度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分流器的仰视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罩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虹吸式建筑屋面雨水斗,分别由上部的虹吸雨水斗底盘2、中部的防水压盘10和下部的导流罩6构成,虹吸雨水斗底盘2的基体上部是一个反涔流板9,反涔流板9拱形内部呈扇形向外均匀分布有若干雨水分流板7和若干导流孔8;中部的防水压盘10和下部的导流罩6通过均匀分布的螺孔连接。
如图3-5所示,导流罩3本身成喇叭状,喇叭口部有一定导流罩平面4用于与建筑物表面平行固定,并在导流罩平面4有6个螺孔6,这样便于与上部一个呈伞状的虹吸雨水斗底盘2相连接,在虹吸雨水斗底盘2和导流罩3的中间部分是一个防水压盘10,便于在屋面防水屋平铺在导流罩平面4上后,用防水压盘平压在防水屋上,可以防止雨水沿导流罩与屋面本身结构的间隙渗漏到屋内。在导流罩3的下部与排水管连接的部位,可以根据屋面情况不同(如钢结构屋面或混凝土结构屋面)采用法兰连接或卡箍连接等不同方式进行连接。
如图1-2所示,虹吸雨水斗底盘2为一个表面稍带拱形的12边形柱状体,柱体直径为260毫米,柱状体由4个雨水分流板7和20个小的导流孔8构成中空结构,4个雨水分流板高度为38毫米,20个小导流孔高度为35毫米,长度为30毫米,厚度为5毫米,导流孔8之间相隔宽度为21毫米。
如图3所示,防水压盘10外圆直径为260毫米,内圆直径为190毫米,6个直径为10毫米的螺孔6分别呈60度间距均匀分布;雨水导流罩6的喇叭口状平面部分向上,直径为260毫米,高度为22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雨泰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雨泰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地板
- 下一篇:用于混凝土钢筋捆扎的钢支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