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球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0896.4 | 申请日: | 2011-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彭;李宏;王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阳光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7/16 | 分类号: | B02C17/16;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球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球磨机。
背景技术
湿法球磨设备可用于碳化硅等粉粉的生产,包括有球磨机腔体、搅动轴以及连接于其上的搅动棒、进料口和出料口等。其工作原理为:电机带动搅动轴上的搅动棒撞击球磨机腔体内的研磨介质使其对进入腔体内物料进行撞击研磨。现有同类研磨机存在的问题:卧式球磨机的研磨效率低下,立式球磨研磨机易造成过粉碎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结构不够合理。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研磨机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研磨效率高,而且可以避免过度粉碎的湿法球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湿法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机包括筒状壳体,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筒壁的切线位置;在所述筒状壳体的上部设有出料口,在所述筒状壳体的顶部设有搅拌驱动装置,在所述筒体内设有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轴,在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搅拌杆或搅拌扇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筒状壳体的上部设有锥形过渡段。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锥形过渡段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驱动装置为变频电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筒状壳体的底部至少设有三个升降式的万向轮,以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该技术方案中,进料口设置在研磨机的底部,且位于筒体的切线位置上,使得原料在进料时形成旋流,从而带动底部的物料旋转上升,避免了物料的堆积,既提高了研磨效率,而且形成的旋流可以带出研磨好的物料,避免了过度粉碎。再有在球磨机腔体上部设计为圆锥形的缓冲过渡带,可以让未研磨到位的物料,碰到圆锥形内壁后返回研磨区做进一步研磨,这样可以提高研磨效率,另外连接于锥形过渡带上的出料口可以让研磨好的物料及时流出研磨区,避免了过度粉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湿法球磨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湿法球磨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状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驱动轴;5、搅拌杆或搅拌扇叶;6、锥形过渡段;7、变频电机;8、万向轮;9、固定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湿法球磨机,该球磨机包括筒状壳体1,在所述筒状壳体1的底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设置在筒壁的切线位置;在所述筒状壳体1的上部设有出料口3,在所述筒状壳体1的顶部设有搅拌驱动装置,在所述筒体内设有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轴4,在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搅拌杆或搅拌扇叶5。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是,在所述筒状壳体1的上部设有锥形过渡段6。所述出料口3设置在所述锥形过渡段6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的驱动装置为变频电机7。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筒状壳体1的底部至少设有三个升降式的万向轮8,以及至少设有三个固定支脚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阳光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阳光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切割工件冒口的旋转式工装
 - 下一篇:新型除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