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0223.9 | 申请日: | 2011-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邱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文广 |
| 主分类号: | E04H6/12 | 分类号: | E04H6/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5408***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停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台,特别是一种立体停车台。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汽车停车位的严重不足,而且存在停车与绿化‘争’地的矛盾,有必要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停车装置,但目前尚无此类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台,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城市汽车停车位的严重不足,以及停车与绿化‘争’地的矛盾,而提供一种在同样的占地面积的情况下能停放多辆汽车的停车台,它还可以在草地上建停车台,且停车、拿车半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台,由停车架、停车位、车辆架轨道、轮轴构成;停车架上有若干层停车位,停车架两侧有停车架轨道,停车架轨道从下一层停车架延伸至上一层停车位处;轮轴两端设置于停车架轨道内,在停车架轨道内有齿轮轨道,轮轴两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轮轨道相啮合;转轴连接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把停车架的作力点和平横点分别在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动。当汽车停在停车架上后,通过电动机使停车架先做垂直向上运动,再做曲线运动,最后做平移运动进入停车位。拿车时,当停车架降到地面,气车开离停车架后,通过分钟延时开关,使停车架自动回到停车位。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组合及曲线运动装置,尤其是能在曲线运动过程中能使被运载物不发生转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停一辆汽车的占地上停多辆汽车,停车拿车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层停车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层停车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层停车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力点运行的轨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横点运行的轨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力点轮轴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平横点轮轴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层变轨闸门图。
图中符号说明:1、第一层停车架,2、第一层停车架轨道,3、第一层停车架作力点轮轴,4、第二层停车架,5、第二层停车架作力点轮轴运行轨道,6、第二层停车架作力点轮轴,7、第二层停车架平横点轮轴,8、第二层停车架平横点轮轴运行轨道,9、第三层停车架,10、第三层停车架作力点轮轴,11、第三层停车架平横点轮轴,12、第三层停车架作力点轮轴运行轨道,13、第三层变轨闸门,14、第三层停车架平横点轮轴运行轨道,15、齿轮轨道,16、齿轮,17、齿轮轨道,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在图1中,汽车停在停车架(1)上后,通过电动机带动轮轴(3),使汽车进入第一层停车位。
在图2中,汽车停在停车架(4)上后,通过电动机带动轮轴(6),轮轴(6)沿着轨道(5)运行,
轮轴(7)沿着轨道(8)运行,使汽车进入第二层停车位。
在图3中,汽车停在停车架(9)上后,通过电动机带动轮轴(10),轮轴(10)沿着轨道(12)运行,轮轴(11)沿着轨道(14)运行,使汽车进入第三层停车位。注:当轮轴(11)运行到变轨闸门(13)时,变轨道向右开起让轮轴(11)通过,当轮轴(10)运行到变轨闸门(13)时,变轨道向左开起让轮轴(10)通过。同理可做第四层、第五层。
在图4中,图4分别为轨道(2)、轨道(5)、轨道(12)的轨道图,齿轮(16)沿着齿轮轨道(15)运行。
在图5中,图5分别为轨道(8)、轨道(14)的轨道图。
在图6中,图6分别为轮轴(3)、轮轴(6)、轮轴(10)的轮轴图。
在图7中,图7分别为轮轴(7)、轮轴(11)的轮轴图。
在图8中,当第三层的轮轴(11)向上运行到变轨闸门(13)时,变轨闸门(13)向右开起,封闭轨道(12),让轮轴(11)通过。当轮轴(10)向上运行到变轨闸门(13)时,轮轴(10)撞开变轨闸门(13),使变轨闸门(13)封闭轨道(14)的下半段,让轮轴(10)通过。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文广,未经邱文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