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作可调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0164.5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粟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7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 可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写字用笔,特别是便于携带的签字笔。
背景技术
在工作在会议在学习在差旅中,需要签字、记录和书写的东西很多,虽然有钢笔、毛笔、铅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等可用,但都有一个通常问题——长!由于现在的人不再象上世纪之前,把钢笔卡在上衣包中,露出笔挂,是知识分子的象征,以此为荣。现在反过来了,谁把笔卡露在包外,反会遭人取笑,故现有人们常把笔放在衣裤包中。但由于笔杆过长,这样既阻挡其它东西置放,还往往撑破包沿和包底,因此好些人只好不再带笔。可在需要签字、记录、交流时又往往无笔可用,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度可调、便于携带的工作可调笔。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作可调笔,包括笔芯,锥形套,笔帽,外笔筒的两端开口,其前端有供所述锥形套旋接的外螺纹;所述笔芯后部置于外笔筒内,笔芯上的挡板前部抵压着锥形套,后部挡靠在外笔筒的外螺纹端头上;内笔筒后端有弧形封头,且内笔筒前部插入外笔筒内二者形成紧配合。
上述笔芯上挡板的直径不小于外笔筒螺纹端头的直径。
上述内笔筒的弧形封头的外径大于外笔筒的外径。
与现有签字笔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通用性好,可变性强:本短形笔连接形式与市面销售的签字笔相同,由此增加了通用性和可变性。
2、结构设计方面:一是缩短了笔帽和外筒长度,二是增设了60mm内筒,三是内筒尾端加设了便于操作的弧顶盖。这样,既可以根据人们的喜好,就短笔形式或拉长方式使用。
3、便于携带,不会再阻挡其它东西的放置和顶坏衣裤包,达到设计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图2分别是笔芯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3、图4分别是锥形套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5、图6分别是外笔筒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7、图8分别是内笔筒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9是内、外笔筒相旋接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8,本新型主要由内笔筒、外笔筒、笔帽5、笔芯和锥形套组成。外笔筒3的两端开口,其前端有供所述锥形套2旋接的外螺纹3a;所述笔芯1后部置于外笔筒内,笔芯1上的挡板1a前部抵压着锥形套,后部挡靠在外笔筒的外螺纹端头上;内笔筒4后端有弧形封头,且内笔筒4前部插入外笔筒内二者形成紧配合。笔芯1上挡板1a的直径不小于外笔筒螺纹端头的直径。图中示出,二者直径均为8mm。内笔筒4的弧形封头的外径大于外笔筒3的外径(前者大于后者1mm)。
能拉长的可调笔的设计制作如下:首先,我们测量了现在市面流通笔的长度,一般为150mm左右,而衣、裤包约为12-13mm,衬衣则在100mm以内。为此,若有短于这些尺寸,如压缩后总长度为80mm的笔,则基本可以平放于包中,甚至还有一定活动空间,这样既不会顶坏衣裤包,也不会阻挡其它东西的放置,而使用时,又可拉长到140mm以上,满足人们将笔斜靠手掌虎口的使用习惯,由此在工作、会议、差旅中携带和使用都非常方便。所以,是很值得开发利用的一种新笔型。
可调笔的结构尺寸如后续图所示。
1、笔芯(请见图1):前面9mm是金属笔尖及导流管,紧接5mm是金属与塑料导管交汇的插接头,1mm为前锥形套和后外笔筒的限位挡板,后面58mm是塑料外壳,内装细粒状的墨汁。图2中间一点是笔尖,2mm是金属导流管直径,4mm是金属接插头直径,6mm是装载墨汁的塑料管,8mm则是挡板直径。
2、锥形套(请见图3和图4):前面是直径2mm的小圆孔,供笔尖穿出,中间为高10mm的圆锥筒,后面接有长5mm,外部直径10mm并攻有8mm内螺丝牙的的圆形筒。
3、外笔筒(如图5和图6):笔筒前面有直径8mm、长度5mm的外螺纹,作用是与锥形套直径螺丝旋动联结;筒后段长度60mm,直径10mm;本筒前后端均开孔,以便于前端笔芯和后面伸缩筒的插入。
结合前面图示可以看到:图1中笔芯中前端厚1mm的圆形挡板,其直径与图3中锥形套的斜面大端口及内螺段和图3中外笔筒前端丝牙端头的直径一样,同为8mm。当装入笔芯,车紧锥形套和外笔筒螺丝后,作用是:
1、因内螺段完后,前面是比8mm逐渐变小的锥形斜面,故可挡住笔芯继续往前移动;
2、因后面外笔筒8mm的丝牙端口将挡板顶住,所以写作时,笔尖也不会再往后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垂直定向的辐射器的内置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上光机反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