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上漂跑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9730.0 | 申请日: | 201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昆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昆昆 |
| 主分类号: | B63B35/73 | 分类号: | B63B35/73;B63B39/06;B63H16/08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跑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运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上漂跑步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水上运动设备包括冲浪板、小艇等,运动员使用这些设备时一般处于站立或者蹲坐的形式,对于跑步爱好者,虽然已可以实现室内跑步活动,但尚未出现合适的辅助设备以实现水上跑步。
最接近于完成这样动作的装置有申请号为200310112387.1的一种自推进式水翼装置,该水翼装置是通过操作者的腿脚下踩使能量转化为足够的前冲力,从而使水翼装置向前行进。还有就是水上自行车,它是通过水翼或浮力块提供浮力,驾驶者踏动脚踏板带动螺旋桨转动,提供动力。他们都不能实现驾驶者在水面上奔跑,实现水上漂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能够辅助运动员进行水上跑步,集运动与娱乐为一体的水上漂跑步机。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水上漂跑步机,设有船体、螺旋桨、跑步带、车把,其特征在于船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跑步带的窗口以及窗口框架,跑步带经长轴固定在船体上的窗口框架内,用于驱动船体前进的螺旋桨固定在船体后端,并经传动机构与跑步带相连,车把固定在船体前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把由支撑杆和把手组成,支撑杆的上端与把手相连接,下端固定在船体上,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对船体方向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船体前部下方设有舵板,舵板固定在方向轴的一端,方向轴的另一端与船体相连接,也可以与车把中支撑杆的下端相连接,此时车把中支撑杆穿过船体伸入船体下侧,运动者通过操作车把能够掌握行驶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船体后部可以设有尾杆,尾杆上设有安全带,在使用时,运动者根据自身身高将安全带系于腰部,以保证运动者自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机构由带轮、传动带、锥齿轮组成,其中一个锥齿轮安装在长轴的一端,当跑步带带动长轴转动,该锥齿轮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的转动,第二锥齿轮固定在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经传动带与经轴与螺旋桨固定连接的第二带轮相连接,从而实现驱动螺旋桨转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船体上设有减摇水翼,减摇水翼可以为弧形板,也可以为由板材制成的三角形挡板,减摇水翼可以分别设置在船体前端、船体中部两侧以及船体后端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供一种集运动娱乐与交通于一体的水上漂浮设备,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减摇水翼与船体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车把1、船体2、跑步带3、尾杆4、绳带5、螺旋桨6、前减摇水翼7、支撑框架8、长轴9、后减摇水翼10、压缩弹簧11、方向轴12、锥齿轮13、传动带14、拉筋15、带轮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水上漂跑步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所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因此如附图1所示,将船体2设计成前端窄、后部渐宽状,船体2两侧轮廓为弧状,以减少船体2前进的阻力,跑步带3固定在单体船的船体1上或左右对称的双体船的中间,跑步带3通过传动机构与螺旋桨6连接,在船体1的前下部连接着舵的方向轴,方向轴12的一端与舵固定,另一端有螺纹,从而可以与设有螺口的车把1中支撑杆的末端拧在一起,船体2的尾部拧上设有螺纹的尾杆4,尾杆4顶部系上一段绳带5。
在使用时,运动者双手扶于车把1上,人在跑步带3上奔跑,带动长轴9旋转,能量传递给螺旋桨6,最终驱动整个装置前进,也可以拧下车把,将方向轴12与船体2紧固住,将尾杆4拧上,绳带5的一端系在尾杆4上,另一端系于人体上,这样也可以完成上述动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昆昆,未经刘昆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9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子连接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风扇的旋转调节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