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9374.2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熊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1/04 | 分类号: | H04M11/04;H04W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入普及阶段。近年来,移动终端朝着多功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集成定位功能(如GPS定位技术)的移动终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目前为老人或者小孩配置手机方便联系已经很为普遍,主要是方便老人或者小孩出门在外遇到紧急事件时能第一时间与家人取得联系。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老人、小孩等被监控者遇到紧急事件但是不能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拨打监控者如家人的电话,则通过手机在第一时间与家人取得电话联系就不能实现。比如小学生在校期间受不良人员的诱导而离校,如果校方不能及时发现这种情况且小学生不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则很容易酿成后果严重的事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需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系统,克服现有的被监控者只能通过通话与监控者取得联系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报警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及监控端,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为自身设置可信活动范围,判断出自身所处的位置不在所述可信活动范围之内时,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监控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设置模块,为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可信活动范围;
获取模块,实时获得所述位置信息;
判断模块,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是否处在所述可信活动范围之内;
生成模块,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不在所述可信活动范围之内时,生成所述报警信息;
发送模块,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端。
其中,所述设置模块根据建筑物或者交通路线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可信活动范围。
其中,所述设置模块根据所述获取模块于第一时刻获得的第一位置信息,为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可信活动范围;所述判断模块根据所述获取模块于第二时刻获得的第二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于第二时刻是否处在所述可信活动范围之内;所述生成模块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于第二时刻不在所述可信活动范围之内时,生成所述报警信息。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在所述可信活动范围之内时,向所述监控端发送所述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监控端发送的启动消息;
所述设置模块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启动消息后,为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可信活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保证了被监控者如小孩在走失时即便不能与监控者如家人及时通话,家人也能够主动及时获得小孩走失的情况,克服了现有技术被监控者只能通过通话与监控者取得联系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移动终端为自身设置一可信活动范围,实时获取自身所处的位置信息,当移动终端从该可信活动范围之内移动到可信活动范围之外,或者已经处于可信活动范围之外,生成报警消息并发送给监控端,向报监控端提示其已经不处于所设置的可信活动范围之内。其中监控端可以是报警中心如服务器,也可以是另一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设置可信活动范围,可以根据校园、医院等建筑物的位置信息来设置可信活动范围,也可以根据公路、铁路或者水上航线等交通路线的位置信息来设置可信活动范围,还可以根据于某一时刻自身所处的位置信息来设置可信活动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要包括移动终端11和监控端12,其中:
移动终端11,为自身设置一可信活动范围,实时获得自身所处的位置信息,判断自身的位置信息时是否处在该可信活动范围之内,当判断出自身的位置信息时不在该可信活动范围之内,则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给监控端12;
监控端12,接收到该报警信息后,根据该报警信息即可获知移动终端已不在该可信活动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11可以包括:
设置模块111,为移动终端11设置可信活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9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叉子
- 下一篇:一种模拟人体呼吸功能的仿真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