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9284.3 | 申请日: | 201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丁修亭 |
| 地址: | 2501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内置 树脂 粘合 螺母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拆卸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的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CRJ200/700、SAAB、B737系列及空客320系列飞机都有成百甚至上千颗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该类螺母安装于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或者非金属层压面板内,且轴对称地设有一对注胶孔,用于灌注作为粘合剂的树脂。这些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经常由于发生腐蚀而导致损坏,无法继续使用或者由于面板修理及改装等工作要求需要拆除并更换新的螺母。
由于树脂粘接的牢固性比较好,拆除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非常困难,且极容易造成复合材料蜂窝夹芯或者非金属层压面板离层及蜂窝意外损伤,导致维修成本的增加,得不偿失。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孔锯切挖法:使用比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直径大的孔锯,采用破坏螺母周边复合材料蒙皮及蜂窝的方法拆除螺母。由于孔锯无法定心,且钻孔深度及转速极难控制,很容易导致穿透背面蒙皮,造成复合材料面板损伤加大,同时也为更换新的螺母的精确定位带来了不少困难。
另一种是尖锐钢钉撬起法:钢钉头部尖锐,可以撬动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但是在撬起的过程中很容易压塌作为支撑的蒙皮及蜂窝,如果用力过猛还可以导致钢钉断裂,同时还需要高温加热用以融化树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树脂粘合式螺母的拆卸工具容易损伤维修区其他部分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正常使用不会损坏维修区域其他部分的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包括:
套筒,两侧对称的设有侧孔;
中心驱动件,部分与所述套筒螺纹配合;
手柄,安装于所述中心驱动件的上端;
螺杆,设置于所述中心驱动件的下端,并能够从所述套筒下端探出,对应树脂粘合式螺母的螺孔;以及
定位固定件,对应于每一所述侧孔各一地安装在所述中心驱动件的下部,并能够从所述套筒下端探出,对应树脂粘合式螺母的两个注胶孔。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使用中可以先把螺杆旋入树脂粘合式螺母,然后通过侧孔操作定位固定件进入注胶孔,这样就可以用该拆卸工具对螺母进行可靠的定位和拆卸的夹紧。然后就可以对树脂进行加热,待树脂逐渐融化时,驱动套筒转动,使相应的树脂粘合式螺母慢慢的脱离开,然后就可以将树脂粘合式螺母拉出。由于套筒与蒙皮的挤压作用大大减少了蜂窝夹芯面板或者层压板加热离层的几率,同时有效避免了其他意外损伤的发生。
同时,由于操作上要比普通的拆卸工具简单得多,大大提高了拆卸效率。
上述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所述套筒的下端设有端面盘。
上述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所述端面盘上设有防磨衬垫。
上述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的把手。
上述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所述把手为沿套筒侧面法向延伸的杆。
上述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所述中心驱动件为中心套筒。
上述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所述定位固定件为自攻螺钉。
上述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所述自攻螺钉通过沿中心套筒法向延伸的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中心套筒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套筒,3、中心套筒,4、连接件,5、把手,6、防磨衬垫,7、自攻螺钉,8、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其示出了一种飞机内置树脂粘合式螺母拆卸工具,包括:
套筒2,两侧对称的设有侧孔8;
中心驱动件,部分与所述套筒螺纹配合;
手柄1,安装于所述中心驱动件的上端;
螺杆,设置于所述中心驱动件的下端,并能够从所述套筒下端探出,对应树脂粘合式螺母的螺孔;以及
定位固定件,对应于每一所述侧孔8各一地安装在所述中心驱动件的下部,并能够从所述套筒下端探出,对应树脂粘合式螺母的两个注胶孔。
关于套筒2,所用材质尽可能采用铝合金,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还有效降低了工具重量。所述侧孔8也可以作为加热孔。
关于中心驱动件,主要是驱动螺杆的动作,而之所以采用手柄,也主要是便于操作,同时,操作过程中,手柄也可以起到把手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9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电喷点火调试装置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