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齿厚蜗轮蜗杆减速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9238.3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1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 发明(设计)人: | 鲁成布;吕锦弟;李自军;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F16H55/22;F16H57/039;F16H57/023;F16H57/029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齿厚 蜗轮 蜗杆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具体涉及一种变齿厚蜗轮蜗杆减速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蜗轮蜗杆减速机,通常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蜗轮、蜗杆以及输出轴套,所述蜗轮与输出轴套固定连接,箱体对应蜗杆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输入法兰与端盖,由于蜗轮蜗杆的啮合面在工作时有相对运动,如果完全消除蜗轮蜗杆齿面的间隙会加剧其磨损,造成运动不灵活,还会使蜗轮、蜗杆提前报废;如果间隙过大,又会影响其传动精度、分度精度、定位精度。现有的方法通常是使蜗杆沿蜗轮径向移位来消除侧隙,该方法只能使侧隙消除,不能精确调整侧隙,并且还改变了蜗轮蜗杆的中心距,使啮合情况变差,加剧了蜗轮蜗杆的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精度、分度精度、定位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的变齿厚蜗轮蜗杆减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齿厚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蜗轮、蜗杆以及输出轴套,所述蜗轮与输出轴套固定连接,箱体对应蜗杆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输入法兰与端盖,所述蜗杆的齿厚从蜗杆的一端到另一端呈均匀并逐渐增厚或减薄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对应输入法兰一端设置有与蜗杆同轴设置的轴孔,轴孔外周、蜗杆对应轴孔另一端外周与箱体之间均分别设置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轴套两端外周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油封。
通过采用本技术方案,可通过使蜗杆沿其轴向移动一定距离来调整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而不需改变蜗轮蜗杆的中心距,而具有传动精度、分度精度、定位精度更高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齿厚蜗轮蜗杆减速机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与附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变齿厚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蜗轮2、蜗杆3以及输出轴套4,所述蜗轮2与输出轴套4固定连接,箱体1对应蜗杆3两端位置固定连接有输入法兰5与端盖6,所述蜗杆3的齿厚从蜗杆3的一端到另一端呈均匀并逐渐增厚或减薄设置。所述蜗杆3对应输入法兰5一端设置有与蜗杆3同轴设置的轴孔301,轴孔301外周、蜗杆3对应轴孔301另一端外周与箱体1之间均分别设置有轴承7。轴孔301可外接输入轴。所述输出轴套4两端外周与箱体1之间均设置有油封8。
通过采用本技术方案,可通过使蜗杆3沿其轴向移动一定距离来调整蜗轮2蜗杆3的啮合间隙,可以使得啮合间隙调整的很小,而不需改变蜗轮2蜗杆3的中心距,而具有传动精度、分度精度、定位精度更高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午马减速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9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及其天线辐射单元
- 下一篇:带有自动退带装置的焊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