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声速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29103.7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笃之;孙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5/00 | 分类号: | G01H5/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声速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速测量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液体声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声波特性的主要内容,声速测量是声学应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测量中,声速测量一般采用超声波,通常采用共振干涉法或者相位法。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传声媒质的特性及状态等因素有关。通过测量媒质中的声速,可以了解被测媒质的特性及状态变化。
在声速测量中,通常利用在一对超声换能器之间形成的驻波来测量声速。超声波声速的测量公式是v =λ·f,式中f为超声波频率,由频率计直接测量;λ是超声波波长,在测量中对它进行实际测量。实验中改变接收换能器与发射换能器之间的距离L,根据接收换能器上的声压的改变,利用示波器判断共振测量声波波长,最后得出声速。
当测量采用“驻波共振干涉法”时,发射换能器发出的声波近似于平面波,经接收换能器反射后,在两个端面之间来回反射,并且叠加;移动两个换能器,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发生共振,出现共振驻波现象,声压达到极大,此时示波器观察信号最大。实际测量的是各个共振态之间的距离,其中任意两个相邻共振态之间的距离是半波长λ/2。利用公式v =λ·f计算得出超声波的声速v 。
为了测量液体中的声速,传统的方法是将超声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置于液体池中,这样做的缺点是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与电缆连接要防液体漏电;声速测量仪器也置于液体中,给操作测量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快捷,仪器使用寿命长,且适合多种液体声音速度测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体管、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接受器、换能支架、密封环、支撑杆、支撑杆支架、滑块、米尺、螺旋测微器、导轨、螺杆、米尺、刻线、电缆接口和示波器,所述的换能支架固定在装置支架上,换能支架上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上套有密封环,超声波发射器和密封环插入液体管的一端,液体管固定在装置支架上,导轨安装在装置支架上,滑块置于导轨上,导轨上具有螺纹,导轨与螺杆连接,螺旋测微器位于螺杆的一端,导轨上还设有米尺,支撑杆支架固定在滑块上,滑块上设有刻线,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支架上,超声波接受器固定在支撑杆上,超声波接受器上套有密封环,超声波接受器和密封环插入液体管的另一端,电缆接口一端与超声波发射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超声波接受器与示波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液体管靠近超声波发射器端管壁上部还设有一输液口,管壁下部设有一排液口。
进一步,所述的输液口通过导管连接一储液容器,所述的排液口连接一导管。
进一步,所述的输液口旁位于可移动的超声波接受器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一定位销。
进一步,所述的液体管为玻璃管、透明塑料管或有机玻璃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液体管中加入不同的液体,可测量所需要的液体声速,特别对于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无需对装置进行防腐蚀处理,扩大了测量液体的范围。
(2)无需对装置进行反复的清洗,且不需对电缆连接线进行防液体漏电处理,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3)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免去了每次测量时将装置置于液体中,解决了在液体中调节仪器和测量数据麻烦且困难的问题,适宜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9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