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火撑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8711.6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和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6200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火撑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祭祀用品,尤其是蒙古民族祭火神使用的一种燃气火撑子。
背景技术
蒙古民族,认为火是纯洁的象征和神灵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护神,可赐予人们幸福和财富,也是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源泉。祭火神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把活动之一,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地方在秋季祭火神,在婚礼上还要祭火神。
祭火神活动使用火撑子,蒙古语叫突力嘎,传统的火撑子由四个竖支架和3~4个环形腰带构成。在火撑子里放入木柴、牛粪等柴火,将羊胸叉、红枣、黄油、冰糖、奶酪、酒等供品放在竖支架顶端,点燃柴火举行祭祀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也由游牧走向城市,传统的火撑子已经不适应城市生活的祭火神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火撑子,它使用可燃气代替传统的木柴、牛粪等柴火,造型美观,使用方便,而且更卫生和和安全,适合在室内举行祭火仪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火撑子,它包括四个竖支架,在竖支架中部固定3~5个环形带,其特征在于:在它的中下部设置一个燃气灶头。
所述的竖支架和环形带由金属板材裁切弯曲而成,竖支架上端向中心侧弯曲成“L”形托物钩,竖支架下端向中心侧折叠180°形成支脚。
所述的竖支架和环形带之间是通过焊接、铆接或螺丝紧固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底部环形带上设置圆形托灰板,在托灰板上放置燃气灶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可取的技术方案是:在中部或者上部环形带设置托住供品的筛网。
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存储和运输,所述的燃气灶头上设置了螺丝固定座,通过一个螺丝将燃气灶头固定在燃气灶头上部的环形带上。
所述燃气灶头上部的环形带由一个大圆弧带和一个小圆弧带构成,小圆弧带由螺丝紧固在两个相邻的竖支架上。
为了造型美观并、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增强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在上部环形带上每个竖支架的两侧设置云钩形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的祭火神用品“火撑子”的基础上增设了燃气灶头,使用可燃气体代替传统的木材、牛粪等柴火,具有方便、卫生和安全适用的优点,特别适合住进城里楼房的牧民,可以实现在室内举行祭火神的活动。另外它还具有造型美观大方、结构合理、储运方便,保留产品传统的造型和民族文化特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火撑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火撑子分解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支架,2.环形带,3.燃气灶头,4.筛网,5.圆形托灰板,6.大圆弧带,7.小圆弧,8.云钩形金属丝,9.螺丝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燃气火撑子,它包括四个竖支架1,在竖支架1中部固定四个环形带2,所述的竖支架1和环形带2由金属板材裁切弯曲而成,竖支架上端向中心侧弯曲成“L”形托物钩,竖支架下端向中心侧折叠180°形成支脚;竖支架1和环形带2之间是通过铆接紧固在一起;在底部环形带上设置圆形托灰板5,在托灰板5上放置燃气灶头3;燃气灶头3上设置了螺丝固定座9,通过一个螺丝将燃气灶头3固定在燃气灶头上部的环形带上;在中部或者上部环形带设置托住供品的筛网4。所述燃气灶头3上部的环形带由一个大圆弧带6和一个小圆弧带7构成,小圆弧带7由螺丝紧固在两个相邻的竖支架1上。在上部环形带上每个竖支架1的两侧设置云钩形金属丝8。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和,未经苏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8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