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头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996.1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3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郝阳光;张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USB、耳机等插头固定器在手机领域是一种很重要很常见的零部件,在手机自动测试设备及含自动插拔USB、耳机接头的测试夹具中使用。插头插入插孔的效果直接影响手机整个测试设备的稳定性,甚至关系到能否自动化动作及是否会损伤手机的问题。
在音频(Audio)、摄像头(Camera)和客户界面自动测试系统(Auto CIT)等测试夹具、测试设备中,对插头固定器设计提出了高的要求和挑战,所述插头固定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测试设备的测试稳定性、零配件的互换性、安装空间的灵活性等等。因为现有插头固定器具有体积较大的原因,会造成整台设备体积庞大、安装不灵活的问题,或具有适应性差的原因,会造成经常更换产线,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而不得不重新设计测试夹具或测试设备的夹具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头固定器,具有适应能力强,能够自动实现插头和插孔位置的误差补偿,同时具有体积较小、安装灵活的特点。
一种插头固定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凸环的第一连接轴、插头固定板、插头夹板,以及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上的盖板、套筒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套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第一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端常接触盖板的一个端面并套设于套筒的第一环形空腔内,所述第一凸环可与第二环形空腔紧密配合;所述插头夹板固定于所述插头固定板上,相互配合完成插头的夹持固定;所述插头固定板固接于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插头固定板可沿第一连接轴的轴向移动,以推动第一凸环在套筒的第二环形空腔和第一环形空腔内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在自然状态即插头插入插孔之前,所述第一凸环可与第二环形空腔紧密配合;在工作状态下,即当插头固定板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连接轴的轴向移动,运动至插头固定板与套筒相对的面接近接触时,第一凸环在套筒内的位置也由第二环形空腔移动至第一环形空腔,第一凸环与第一环形空腔形成间隙配合,相应地,第一连接轴非第一凸环部分的径向半径也必然小于第二环形空腔的径向半径,也由此形成间隙配合。由于第一环形空腔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的直径,当插头与插孔接触时,如果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误差,插头与插孔的误差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所形成的间隙配合进行校准。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固定装置,通过压缩弹簧,可对插头与插孔的轴向误差进行补偿,通过调整第一连接轴与第二环形空腔之间的间隙,可对插头和插孔径向位置的误差进行补偿,适应能力强;同时装置中的所用部件较少、装配简单,因而该装置具有体积较小、安装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自然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固定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3所示,一种插头固定装置,包括设有第一凸环71的第一连接轴7、插头固定板10、插头夹板11,以及套设于第一连接轴7上的盖板3、套筒4和第一弹性元件5,所述套筒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空腔41和第二环形空腔42,第一环形空腔41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空腔42的直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一端常接触盖板3的一个端面并套设于套筒4的第一环形空腔内41,所述第一凸环71可与第二环形空腔42紧密配合;所述插头夹板11固定于所述插头固定板10上,相互配合完成插头的夹持固定;所述插头固定板10固接于第一连接轴7的一端,插头固定板10可沿第一连接轴7的轴向移动,以推动第一凸环71在套筒4的第二环形空腔42和第一环形空腔41内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元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度影响消除装置
- 下一篇:SF6密度继电器校验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