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导流段辊组轴承防渣耐磨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784.3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尧;杨勇波;王南生;李波;熊志刚;陈伟;程合喜;陈峰;钱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段辊组 轴承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导流段辊组轴承耐磨环,尤其涉及一种连铸导流段辊组轴承防渣耐磨环。
背景技术
在CSP连铸生产的过程中,保护渣由于重力作用随钢坯一起从结晶器下落到导流段中,再加上外冷水的冲刷,保护渣与其本身吸附的夹杂一起被冲入导流段辊组的辊缝以内,增加了耐磨环与辊座之间的摩擦系数,加剧了耐磨环环面的磨损速度,还有一部分保护渣渣体被冲入滚子轴承对轴承系统产生破坏,导致辊子卡阻不能正常动作,这就要求辊组轴承耐磨环具有较强的挡渣能力。而现有的辊组轴承耐磨环在紧挨辊座的辊缝一侧为倒角形式,此倒角斜度会造成保护渣易进入辊缝和淤积,增加耐磨环与辊座之间的摩擦,加剧了耐磨环环面的磨损速度,造成保护渣渣体进入滚子轴承,对轴承系统产生破坏,最终导致辊子卡阻不能正常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连铸导流段辊组轴承防渣耐磨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连铸导流段辊组轴承防渣耐磨环,包括耐磨环本体,其在于,耐磨环本体在紧挨辊座的辊缝一侧为直角台阶形式。
其在于,所述直角台阶宽2~5mm,深4~7mm。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辊组轴承耐磨环在紧挨辊座的辊缝一侧为倒角形式,倒角斜度造成保护渣易进入辊缝和淤积的问题,保护渣掉到新增的耐磨环直角台阶上后,在耐磨环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顺着圆环面甩出连铸导流段辊组,使耐磨环与辊座之间的夹渣自动流走不淤积,增加了耐磨环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辊组转动,灵活无卡阻。实践证明,改造后辊组卡阻率降低75%以上,周期下线的导流段需要修复的辊组数量也降低了50%。
附图说明
图1是原连铸导流段辊组轴承耐磨环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铸导流段辊组轴承防渣耐磨环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中,1—冷却水,2―辊座,3―倒角,4―耐磨环本体, 5―轴承,6―直角台阶,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原辊组轴承耐磨环本体4在紧挨辊座2的辊缝一侧为倒角形式,从喷嘴7冲下的冷却水1携带保护渣顺着倒角3斜度易进入辊缝,产生淤积,增加了耐磨环本体4与辊座2之间的摩擦,加剧了耐磨环本体4环面的磨损速度,造成保护渣渣体进入滚子轴承5,对轴承系统产生破坏,最终导致辊子卡阻不能正常动作。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将耐磨环本体4在紧挨辊座2的辊缝一侧改为直角台阶形式,将原耐磨环本体4的辊外部分的倒角3去掉,向内3mm处开一个深度为5mm的直角台阶6。这样保护渣掉到新增的耐磨环本体4直角台阶6上后,在耐磨环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顺着圆环面甩出连铸导流段辊组,使耐磨环本体4与辊座2之间的夹渣自动流走不淤积,增加了耐磨环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辊组转动灵活无卡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950右箱加工刀具
- 下一篇:一种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