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鸣器自动组装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415.4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曲东升;李长峰;徐庆海;王强;周迎军;洪帅;孙培;戚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鸣器 自动 组装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鸣器自动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由于蜂鸣器结构简单,质量稳定,价格低廉,所以市场应用量非常大。
目前蜂鸣器的组装过程中,多数组装装置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过多依赖手工的缺点,导致组装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成本过高。因此若能设计一种一种蜂鸣器自动组装生产线,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在将由多个小尺寸的元件组成、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蜂鸣器组装生产线上,除了各原件所需的组装用夹具具有理想的精度之外,在自动组装线上,各夹具间方向、行程设计亦必须在相当准确且连贯的情况下才能够完成一个质量合格的蜂鸣器的组装作业。如何保证蜂鸣器的组装过程中,各蜂鸣器的插针安装、焊点位置等都基本一致,就需要有壳体的定位机构,使壳体在进入轮转治具时就按照需要的定位方向定位好,以保证后续的组装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精确度高的一种蜂鸣器自动组装生产线,能使壳体在进入轮转治具时就按照需要的定位方向定位好,以保证后续的组装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种蜂鸣器自动组装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上料机构、涂胶机构、蜂鸣片安放机构、直向插针安放机构、第一热塑管安放机构、斜向插针安放机构、第二热塑管安放机构、热塑管热封机构、插针焊接机构、点胶机构、固化机构和检测分选机构;所述涂胶机构包括位于涂胶器后方的壳体自动定位机构,该壳体自动定位机构包括电机、旋转治具、光纤传感器、电机基座、支撑板和传感器支架;所述旋转治具包括位于上部的壳体安装台和位于下部的套筒;所述壳体安装台中部设置有圆槽;所述套筒套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光纤传感器为反射光纤传感器,正对壳体设置;所述电机基座的中部设置有让电机的输出轴穿出的通孔;所述 支撑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板和侧板,所述底座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侧板与电机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上部安装光纤传感器,下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侧板上。
所述蜂鸣片安放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自动上料装置和搬运装置;所述蜂鸣片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上;所述搬运装置吸附蜂鸣片并将其安放在蜂鸣器壳体内;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直线步进电机、电机支架、料筒、托盘、光感应片、滑轨支架、滑轨、滑块、滑块连接板、气缸支撑板、水平换位气缸、光纤传感器支撑板和反射型光纤传感器;所述直线步进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机丝杆,电机本体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本体驱动电机丝杆上下移动;所述电机支架和滑轨支架分别固定在工作台的下端面和上端面;所述料筒上开有垂直方向的长通槽;所述光感应片固定在托盘的侧边,并与长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在滑轨支架上,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块连接板固定在滑块上;所述水平换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气缸支撑板上,气缸支撑板固定在滑轨支架上,水平换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滑块连接板上;所述料筒安装在滑块连接板上,托盘与料筒的内壁滑动连接,蜂鸣片放置在托盘上;所述料筒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料筒位于直线步进电机的正上方;所述反射型光纤传感器固定在光纤传感器支撑板上,正对料筒的长通槽,光纤传感器支撑板固定在气缸支撑板上。
所述蜂鸣片安放机构的搬运装置包括立柱、横梁、水平导轨、滑板、垂直导轨,升降板、搬运气缸支撑板、搬运气缸、升降气缸支撑板、升降气缸、吸头支撑板和吸头;所述立柱固定在工作台上,横梁固定在立柱上,水平导轨固定在横梁的前侧,滑板与水平导轨滑动连接,垂直导轨固定在滑板上,升降板与垂直导轨滑动连接;搬运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搬运气缸支撑板上,搬运气缸支撑板固定在横梁上,搬运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滑板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升降气缸支撑板上,升降气缸支撑板固定在升降板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滑板上;吸头通过吸头支撑板固定在升降板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清晰LED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负压平衡式吸乳器阀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