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7145.7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歆;徐剑;潘瑾;汪传毅;曹芸;顾俊;沈卓勇;虞海静;沈佳祯;张小越;仲隽伟;马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中区节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荣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F1/40 | 分类号: | G05F1/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补偿 稳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变电领域的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交流稳压电路的形式有很多种。,
参见图2,此种三相柱式交流稳压电路主电路由补偿变压器TB和带有伺服电机及传动机构的接触式调压器TT组成。当输入电压UI变化时,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使碳刷在接触式调压器表面滑动,调节接触式调压器的输出补偿电压ΔU,从而保持输出电压U0的稳定。此种交流稳压电路有较好的稳压精度,但由于其使用机械结构调整调压器的触头,所以存在响应慢、可靠性差、工作寿命短、需要大量维护工作等缺点。
请参阅图3,无触点补偿式稳压器主电路由补偿变压器TB和通过可控硅切换抽头的自耦变压器TS组成。当输入电压UI变化时,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可控硅的通断,切换自耦变压器的抽头,从而改变补偿变压器输出输出补偿电压ΔU,保持输出电压U0的稳定。由于使用半导体开关作为变压器抽头的切换装置,无触点补偿式稳压器大大提高响应速度,但是由于其采用切换自耦变压器固定抽头的方式调整输出补偿电压,使输出补偿电压只能分级调整,这会降低稳压器的输出精度。如果要获得较高的稳压器精度,就必须增加自耦变压器的抽头数量,这将大大增加稳压器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包括补偿变压器TB和交流斩波器CB,所述交流斩波器CB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当输入电压UI改变时,控制电路调节交流斩波器CB的输出电压,从而改变补偿变压器TB的输出补偿电压ΔU,使输出电压U0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斩波器CB由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IGBT和整流二极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使用交流斩波器直接控制输出补偿电压,具有无电火花产生,快速响应,无级调节输出补偿电压,稳压精度高易于维护,不易损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的电路简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三相柱式交流稳压电路的电路简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无触点补偿式交流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包括补偿变压器TB和交流斩波器CB,所述交流斩波器CB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当输入电压UI改变时,控制电路调节交流斩波器CB的输出电压,从而改变补偿变压器TB的输出补偿电压ΔU,使输出电压U0保持稳定。本实用新型的交流斩波补偿式稳压电路使用交流斩波器直接控制输出补偿电压,具有无电火花产生,快速响应,无级调节输出补偿电压,稳压精度高的特点。
目前的使用的交流斩波器,由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IGBT和整流二极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响应、连续调节输出补偿电压的特点,能够在几十毫秒内完成电压幅值的调节补偿,在输入电压快速升高或下降时,能够迅速稳定输出电压。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中区节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荣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中区节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荣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脑
- 下一篇:汽车蓝牙诊断装置、系统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