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梗丝分离漂浮室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7067.0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柏世绣;付保;张东甫;王宇希;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B5/00 | 分类号: | A24B5/00;B65G53/5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漂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梗丝分离漂浮室。
背景技术
目前ZJ17卷烟机组梗、丝的分离是由弹丝辘将回转针辊上的烟丝均匀弹下,落入高速输送带上,高速输送带载着烟丝以较高的速度抛向风分装置,高速输送带约有10°的仰角,使烟丝抛出时也有10°的仰角。风分装置上的空气喷嘴位于高速输送带的左前上方,喷出一束向下的气流,气流垂直于高速输送带,并分布在高速输送带的整个宽度上,吹风把烟丝吹向抛丝辊,改变烟丝的运动方向。稍重的烟丝、烟梗和杂物,凭借自身惯性进入抛丝辊上方螺旋回梗机构的料槽内,这样便完成了梗、丝的第一次分离。进入螺旋回梗机构料槽内的烟丝、烟梗和杂物被送入二次风选漂浮室,漂浮室的顶部有来自风室的吸风,物料在漂浮室中受着气流升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当两力相等时,物料处于平衡的悬浮状态,当物料自身重力大于气流升力时,物料便沉降;物料自身重力小于气流升力时,物料便上升,被气流带走;物料所受升力的大小,取决于自身的密度、形状、受风面积等因素,利用烟梗、杂物与烟丝所受升力的不同,采用风分原理对烟丝团、烟梗和杂物进行第二次梗丝分离。
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梗中含丝与丝中含梗。
在高速输送带的前方,抛丝辊与螺旋回梗机构之间有一挡板,该挡板通过上下位置的变化,可调节进入螺旋回梗机构料槽内的烟丝、烟梗和杂物量;挡板向上移动,减少了物料抛向螺旋回梗机构的入口面积,排出的物料量就会减少,送入抛丝辊内的烟丝中带有的烟梗及杂物就多,造成烟支单支重量标准偏差不稳定,表面刺破等现象较多;挡板向下移动,加大了物料抛向螺旋回梗机构的入口面积,排出的物料量增加了,送入抛丝辊内的烟丝中烟梗及杂物虽然少了,但是排出的物料中含丝较多。随机在同批次同条件下进行了1分钟物料排出测试,测试结果见表一。
表一:排出物料对照表
根据排出物料对照表可看出丝占的比例平均为16%,但是重量标准偏差不稳定,表面刺破等现象还是较多,并且单箱耗叶较高,不符合提质降耗的要求。
原二次漂浮室的形状为直通型,通道内有4个阻挡块为同一尺寸,阻挡块中间有74mm的间距为气流通道,排出的梗和丝,在漂浮室内漂浮的时间短,涡旋上升速度高,使密度大的梗和丝很难分开,或随气流上升进入风室或随梗下落排出漂浮室。经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排出的梗中含丝较多、重量标准偏差不稳定及表面刺破。为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漂浮室的现有条件满足不了物料排出量的风分效果,需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梗丝分离漂浮室,能够有效地控制梗中含丝量和烟支丝中的含梗量,降低了单箱耗叶,有效地控制单支重量标准偏差及减少表面刺破现象,实现提质降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梗丝分离漂浮室,包括壳体,两相对侧的壳体内壁上分别错位排列设置一对阻挡块,每对阻挡块之间设有导向弧板。
所述的两对导向弧板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呈S型。
所述的壳体采用2mm厚的不锈钢皮制作而成。
所述的壳体内壁两相对侧设置的阻挡块和导向弧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合部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通过对二次风选漂浮室的改进,充分利用了气流升力和悬浮速度,使排出的烟梗中所带烟丝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松散分离,有效地控制梗中含丝量,随机在同批次同条件下又进行了1分钟物料排出测试,测试结果见表二。
表二:排出物料对照表。
对比实验表明,采用ZJ17原机组二次风选漂浮室,梗中含丝占排出量的平均值为16%(见表一),改进后的二次风选漂浮室,在保持原出梗量不变的基础上,梗中含丝占排出量的平均值为5%(见表二),同比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可见,改进二次风选漂浮室能够有效地控制梗中含丝量和烟支丝中的含梗量,降低了单箱耗叶,有效地控制单支重量标准偏差及减少表面刺破现象,达到了提质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梗丝分离漂浮室,包括壳体1,两相对侧的壳体1内壁上分别错位排列设置一对阻挡块2,每对阻挡块2之间设有导向弧板3。两对导向弧板3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呈S型。
壳体1采用2mm厚的不锈钢皮制作而成。壳体1内壁两相对侧设置的阻挡块2和导向弧板3在竖直方向的投影无重合部分。
通过改变二次风选漂浮室改进,充分利用悬浮速度,使排出的烟梗中所带烟丝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松散分离。采用改进后的二次风选漂浮室,在保持原出梗量不变的基础上,梗中含丝占排出量的5%,同比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可见,改进二次风选漂浮室能够有效地控制梗中含丝量和烟支丝中的含梗量,降低了单箱耗叶,有效地控制单支重量标准偏差及减少表面刺破现象,达到了提质降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