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寒透湿的超纤鞋革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6086.1 | 申请日: | 201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祥;刘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漳州闽华超纤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00 | 分类号: | A43B1/00;B32B27/08;B32B27/12;B32B27/18;B32B27/40;B32B9/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寒 超纤鞋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革面料,尤其具有防寒透湿功能的超纤鞋革面料。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寒冷的地区需要穿着防寒鞋,防寒鞋具有在冬天或者在寒冷地区能保暖脚部位的功能。已有的防寒鞋为了获得防寒效果,鞋面的鞋革面料是采用动物毛皮制成的鞋革面料(皮鞋),或者采用非常厚实的多层棉花纤维制成的鞋革面料(棉鞋)。这2种防寒鞋的鞋革面料虽能提供保暖功能,但是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 动物毛皮制成的鞋革面料,需要屠杀野生动物才能获取,与现行社会提倡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文化相悖。
(2) 棉纤鞋革过于厚实,用其制成的防寒鞋外形不美观,不符合现行社会的审美要求。
(3) 防寒鞋革面料在低温时会变硬,无法多次弯折,影响使用寿命,且不够柔软,舒适度不佳。
(4)鞋革面料的透湿性不佳,制成的防寒鞋无法有效地除去污积脚汗,导致长期残留脚臭味的不卫生问题,甚至在脚部流汗的情形下,尤其在冬天长时间没有步行运动而站着不动时,还有患冻疮之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已有鞋革面料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防寒透湿的超纤鞋革,不仅鞋革防寒保暖性能绝佳,而且面料厚度超薄又透湿,最主要的这种鞋革面料柔软、韧性非常好、耐弯折。本实用新型的防寒透湿的超纤鞋革主要用于解决已有鞋革面料存在的:1.低温硬度大且不耐弯折;2.不环保;3.厚度大;4.透湿性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寒透湿的超纤鞋革,由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材料粘结复合而成。其中,表层是一层超纤PU皮革层,中间层是一层绝热树脂层,该绝热树脂层是分布有绝热微粒子的发泡树脂层,底层是一层棉质纤维布层。底层的棉质纤维布层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暖效果,主要的通过棉质纤维布的吸水性特点来吸收脚汗;中间层的分布有绝热微粒子的发泡树脂层形成的绝热树脂层能够提供很好的保暖效果,且发泡树脂层的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表层的超纤PU皮革层能够提供良好的抗撕裂性、柔软度和同样绝佳的透湿透气性,在低温可以实现高抗弯折度,且表层的超纤PU皮革层可以加工成各种真皮质感的图案和造型,可以大大增加鞋子外表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热树脂层内的绝热微粒子是矽藻土微粒子或者硅藻土微粒子或者石棉微粒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鞋革面料在低温环境下,依然保持柔软度,且鞋革面韧性好,在-20℃可以弯折8万次以上而不影响鞋革面。
(2)采用合成材料或者植物材料等绿色环保的材质制成,无需屠杀野生动物,破坏环境,是一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文化背景的新型鞋革面料。
(3)采用高效绝热材料实现防寒保暖的功能,因此鞋革的厚度小,制成鞋子后造型更加美观,符合现代社会群众的审美要求。
(4)鞋革的每一层材质均是透湿性良好的材料形成,其透湿透气性能优越,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传统防寒鞋的鞋革无法有效地除去污积脚汗,导致长期残留脚臭味的不卫生问题或者患有冻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寒透湿的超纤鞋革,由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材料粘结复合而成。其中,表层是一层超纤PU皮革层1,中间层是一层绝热树脂层2,该绝热树脂层2是分布有绝热微粒子的发泡树脂层,底层是一层棉质纤维布层3。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热树脂层2内的绝热微粒子是矽藻土微粒子或者硅藻土微粒子或者石棉微粒子。
底层的棉质纤维布层3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暖效果,主要的通过棉质纤维布的吸水性特点来吸收脚汗;中间层的绝热树脂层2能够提供很好的保暖效果,且发泡树脂层的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表层的超纤PU皮革层1能够提供良好的抗撕裂性、柔软度和同样绝佳的透湿透气性,且表层的超纤PU皮革层1可以加工成各种真皮质感的图案和造型,可以大大增加鞋子外表的美观性。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漳州闽华超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漳州闽华超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60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