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坐姿睡觉辅助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5550.5 | 申请日: | 201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辛昕;刘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B13/00 | 分类号: | A47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坐姿 睡觉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坐姿睡觉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人都有过趴在桌上睡觉的经历,而目前,由于条件所限,学生,老师或者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们,中午都会趴在桌上午睡,大部分人会枕着胳膊趴在桌上午睡,等自己醒来的时候发现枕着的手臂被压得又红又麻,虽然几分钟后这些现象会消失,可是这时你的桡神经可能已经被压出了伤。如果不加以照顾,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神经麻痹。即使有抱枕趴睡既不方便携带,存放,无形中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影响呼吸。由于趴着睡觉的姿势使身体弯曲度增加,导致呼吸不通畅,体内氧气供应自然会不充足。压迫胸部的姿势还会诱发各种心脏疾病。
二、趴睡的姿势会压到眼球,眼睛容易充血,造成眼压升高,往往醒后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更要注意。
三、入睡后人的心率会逐渐减慢,流经各组织的血液速度也相对变慢,流入大脑的血液会比平时减少。午饭后较多的血液要进入胃肠道,帮助消化,趴睡会加重脑部的缺血,最终导致头晕、耳鸣、腿软脚麻等症状。
四、影响消化,一般人中午饭都吃得较多,而消化掉这些食物大约需要3个小时左右。吃完午饭就趴在桌上睡午觉,容易造成胃部的胀气。因此,发明一种及便携又能以坐姿睡觉的辅助器便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了。
根据广泛查阅资料,现今市场上方便人们午睡的用品无外乎两种:抱枕和趴睡枕。这些用品不仅体积大难以携带、存放,而且价格较贵,尤其对于在校学生、老师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学生、老师等人群,方便携带存放,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的便携式坐姿睡觉辅助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坐姿睡觉辅助器,其特征是:包括固定脚、支撑外杆、弹性握杆、支撑内杆、顶额座,支撑外杆安装在固定脚上,弹性握杆穿过固定脚、并卡在支撑外杆上,支撑内杆安装在支撑外杆中并可沿支撑外杆上下移动或固定,顶额座固定在支撑内杆上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支撑外杆中部有外延卡槽,卡槽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孔,弹性握杆通过圆孔卡在支撑外杆上。
2、所述的支撑外杆上的圆孔自上而下远离支撑外杆的中轴。
3、所述的弹性握杆还可以卡在顶额座上。
4、所述的顶额座还可以套在支撑外杆上。
5、所述的支撑内杆为螺纹杆。
6、所述的固定脚有两个,支撑外杆的底部安装在两个固定脚中间、并可自由转动。
7、所述的固定脚的横截面为L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重量轻,体积小,且方便携带、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放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人体坐姿睡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3,便携式坐姿小憩辅助器包括:固定脚1、支撑外杆2、弹性握杆3、支撑内杆4、顶额座5;固定脚1安装在支撑外杆2上,并且可以自由转动;支撑外杆2中部连有外延卡槽,卡槽上有二或二个以上圆孔;弹性握杆3套在两固定脚1一端的圆孔内,并可以自由转动,弹性握杆3的两个弯曲尖端可卡在支撑外杆2上的卡槽内,也可卡在顶额座5底端;支撑内杆4可在支撑外杆2中上下移动或固定,顶额座5可固定于支撑内杆4上端,也可套在支撑外杆2上。支撑外杆2中部的卡槽上圆孔自上而下逐渐远离支撑外杆2的中轴。支撑内杆4为螺纹杆。两个固定脚1与支撑外杆2相连,并可自由转动。固定脚1的横截面可以是L型或其他形状,便于卡住桌子使便携式坐姿小憩辅助器不至于在人熟睡的时候移动。
使用时,如附图1所示,两固定脚卡在桌沿边。支撑外杆2的中部连有外延卡槽,此卡槽起到固定弹性握杆3的作用,弹性握杆3贯穿于两固定脚1的一端圆孔内,并可自由转动,弹性握杆3的两个弯曲尖端卡在支撑外杆2上的卡槽圆孔内,卡在不同的圆孔可起到调节支撑外杆2与桌面的角度,从而达到适于不同人,不同场合舒适度的要求。旋转支撑内杆4使其在支撑外杆2内上下滑动,停止旋转便即固定,从而达到调节升降的作用。顶额座5应与支撑内杆4顶端固定,顶额座5的外部为顶额材料,人的额头顶在此部位。
不使用时,如附图2所示,将支撑内杆4旋于支撑外杆2内,并将顶额座5从支撑内杆4上端取下,顶额座5其内部为中空圆桶,可套在支撑外杆2的上端,已达到减小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存放的目的,然后握住弹性握杆3将其从卡槽上松脱,再旋转卡在顶额座5的底端。此时体积缩小许多,以便于携带,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5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