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4264.7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霞;付以武;陈志军;赖俊池;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13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轻轨 高空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逃生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背景技术
在经济日益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交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然而轨道车辆的日益增多也随之带来了轨道车辆运行中的安全问题,由于轨道车辆运行地段的特殊性,所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保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由于轻轨通常是运行在十多米高的轨道上,因此如果轻轨出现故障很可能是悬停在高空上,如何对车厢内的数百人进行有效、快速的救援或疏散,是值得有关部门研究的问题。如果等待外面的救援力量,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许这样的时间车内乘客都无法等待;另一方面还需要外面的地理环境便于施救,如便于救援设备搭建、安装等。因此,在寄希望外部力量进行救援的同时,轻轨自身也应当配备必要的救生装置,以备出现险情时可以自救和逃生。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还尚无专门针对轻轨车辆的有效的高空逃生装置的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轻轨列车在出现事故时,如何保证乘客安全逃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包括减速壳体、绳索和前盖板,其特征在于,在减速壳体的表面固定有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所述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呈V字形分布,且在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之间留有用于供绳索穿过的通道;在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的斜面上分别设有左滑块和右滑块,绳索分别从两端绕过左滑块和右滑块后再穿过通道形成循环回路;左滑块和右滑块在受力时可沿对应的定位块滑动以对中间的绳索产生挤压。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器利用左、右两侧的滑块滑动后对中间的绳索产生挤压,来增大绳索受到的摩擦力,并最终使绳索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一致,达到使绳索匀速运动的目的,这样在高空救险时,栓在绳索上下落的人就可以以匀速运动的方式安全下落到地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相对于减速壳体的中垂线对称设置。这样能够保证左、右两侧的滑块能够同步一致的滑动到位,绳索在滑行时也更加流畅,避免绳索被卡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绳索为闭合的“∞”形状,绳索两端分别套在左滑块和右滑块上,绳索的相交部分从通道穿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绳索是由两条分别套在左滑块和右滑块上的绳环组成,所述的两条绳环的中间部分重合且从通道穿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减速壳体上端还设有上盖。通过上盖可以对减速壳体内的绳索和滑块起到封闭的效果,防止灰尘堆积影响绳索的滑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全可靠,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供电,应用更为广泛,特别适合在断电条件下操作。
2、采用压力滑块调整逃生速度,仅靠人体的重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自动达到匀速下降的效果。
3、当一个人下落到位后,另一个人就可以马上接着下落,方便循环使用。
4、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和检修都很方便,造价低廉,还可以用于高楼逃生以及游乐场的高空游乐设备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减速壳体,2—绳索,3—前盖板,41—左定位块,42—右定位块,51—左滑块,52—右滑块,6—通道,7—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4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