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轧机的辊缝调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3945.1 | 申请日: | 201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彪;刘炜;邓华容;甄根友;柯尊凤;代瑞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 代理人: | 李培英 |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轧机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缝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对轧机上、下轧辊的中心距离进行调节的辊缝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轧机辊缝调整装置包括拉杆、套装在拉杆上的具有内、外螺纹的上、下调节螺母和传动机构及与上、下轧辊轴承座固定相连的平衡元件。平衡元件是弹性阻尼体或液压缸,其弹性阻尼体或液压缸根据辊系重量设定预紧平衡力,通过其活塞杆的伸缩移动,消除调节螺母与拉杆之间的螺纹间隙,减小轧制时调节螺母与拉杆的螺纹间隙对轧辊产生的弹跳。辊缝调整机构的上、下球面垫能够分别使上、下轧辊轴承座自调整一定的角度,避免上、下轧辊轴承座与拉杆的刚性接触,轴承座受力更好。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在轧制过程中,轧辊开口度不断变化,轧机振动大,平衡元件的活塞杆伸缩移动调整频繁,其弹性阻尼体易疲劳或液压缸易漏油,导致拉杆和调节螺母之间的螺纹间隙无法正常消除,增加了轧辊的弹跳量,影响了轧制精度,也影响了平衡元件的使用寿命。又由于在轧制过程中,当轧机开口度越小时,其平衡元件活塞杆的压缩量越大,其平衡元件的平衡力越大,拉杆与调节螺母之间的压力也越大,消除该压力所需的传动力矩也越大,经常出现传动装置驱动能力不够的“压不动”现象,即:拉杆无法正常旋转,上、下轧辊无法在线正常垂直上下移动,满足不了轧制工艺,影响整个轧钢程序。第三,由于平衡元件穿过限位块,外置地安装在上、下轧辊轴承座之间,工作环境差,安装空间小,拆卸、维护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拉杆和调节螺母之间的螺纹间隙,安装调整方便的用于轧机的辊缝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辊缝调整装置,包括拉杆、安装在所述拉杆上的上、下球面垫和位于上、下球面垫两外端的具有内、外螺纹的上、下调节螺母及平衡元件。其中:在位于所述上、下调节螺母外端分别设置上、下锁紧螺母和上、下平衡元件,所述上、下锁紧螺母套装在所述拉杆上,由上、下定位销分别与上、下调节螺母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锁紧螺母与上调节螺母之间、下锁紧螺母与下调节螺母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辊缝调整装置,其中:在所述上球面垫与上轧辊轴承座的相邻处设置上球面垫定位销,在所述下球面垫与下轧辊轴承座的相邻处设置下球面垫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辊缝调整装置,其中:所述上平衡元件和下平衡元件为减振元件或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辊缝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减振元件为组合式蝶形减振元件,套置在所述拉杆上或由2~4个围绕在所述拉杆外缘成阵列组合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辊缝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弹簧为碟簧或螺旋弹簧,套置在所述拉杆上,或由2~4个围绕在所述拉杆外缘成阵列组合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轧机的辊缝调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采用上述结构,上锁紧螺母和拉杆之间的螺纹间隙与上调节螺母和拉杆之间的螺纹间隙相对设置,下锁紧螺母和拉杆之间的螺纹间隙与下调节螺母和拉杆之间的螺纹间隙相对设置。即:保证锁紧螺母和拉杆之间的作用力E与调节螺母和拉杆之间的作用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锁紧螺母和拉杆之间的作用力E能够被调节螺母和拉杆之间的作用力F所抵消,使拉杆只承受比较稳定的轧制力,保证传动装置能够正常驱动,上、下轧辊能够在线正常垂直上下移动。
2、平衡元件为上平衡元件和下平衡元件,位于拉杆附近、置于上、下轧辊轴承座的封闭腔内,即:上平衡元件设计在上锁紧螺母处,下平衡元件设计在下锁紧螺母处,平衡元件选用减振元件或弹簧,并且根据轧机辊系重量所需的预紧平衡力设定平衡元件的平衡力,消除拉杆和调节螺母之间的螺纹间隙;当轧机开口度变化时,在调节螺母、锁紧螺母和减振器或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平衡力稳定,实现了拉杆既平衡辊系的重量,拉杆又在上、下轧辊轴承座中平稳旋转带动上、下轧辊平稳垂直移动;平衡元件还消除拉杆和调节螺母之间的螺纹间隙,使整个轧制过程中轧机体现的均是辊系本身固有的刚性,减少了轧辊弹跳量,实现了平稳轧制,轧机的径向刚度和轧制精度得到提高,平衡元件又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延长了使用寿命,调整、维护方便。
3、在上、下调节螺母的球面垫与轧辊轴承座的相邻处分别还设计了上、下球面垫定位销,球面垫定位销能够保证球面垫与轧辊轴承座的整体性,不仅使轧辊轴承座受力状况更稳定,而且球面垫与轴承座的球面接触效果更好,使轧制时轧辊轴承座适应轧制力所需调整的角度更加灵活,进一步提高了轧机的径向刚度和轧制精度,也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