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碗机的内置式加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3405.3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白松林;梁瑞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碗机 内置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碗机的加热管结构,特别是一种内置式的加热管结构,属于洗碗机加热管结构的改进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洗碗机对洗涤用水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将加热管串联在进水管路上进行加热,这种外置加热方式的缺点是热水管路较长,热能散失浪费较多;同时,进水管上的密封连接点较多,因此泄露隐患较多;另外,为防止线束等碰到加热管的表面,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是将加热管安装在内胆底部,这种外露加热方式的缺点是该装置位于下喷臂的下方,要求喷臂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因此多采用金属喷臂而非塑胶喷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喷臂的成本。第三种是将加热管伸入水杯内在洗涤过程中对水加热,由于水杯的空间有限,因此加热管做的较小,相对接触水的面积较少,热交换效率较低,热水量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充分利用洗碗机的内部空间、密封效果良好、热能利用率高的装置在内水管内的洗碗机加热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碗机的内置式加热管,包括内水管、加热管组件和压力保护开关,其中内水管折弯大致成直角,其进水端管壁上设置有螺纹定位孔,压力保护开关旋装在其上,其特征在于加热管组件密封套装在内水管的出水端管内。
所述加热管组件包括加热管管体、支架、夹紧块、密封圈、夹紧块螺钉、垫圈和螺母,其中加热管管体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的外侧是接线端,夹紧块螺钉和夹紧块一体成型,密封圈和夹紧块依次套装在支架的内侧加热管管体上,对应夹紧块螺钉,密封圈和支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夹紧块螺钉穿过通孔并通过垫圈和螺母紧固将加热管组件密封安装在内水管的出水端管内。
所述内水管的折弯处对应加热管组件的密封圈设置有顺出水端管壁外凸的加热管安装口,安装口的端部设置有较浅的内折边沿。
所述加热管管体靠近端头处装置有卡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加热管装置在内水管内部、并通过挤压密封圈本身令其向四周膨胀达到与内水管良好密封的结构,完全解决了上述三种结构存在的问题,不但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性,热能散失浪费小,而且密封连接点少,安全可靠,同时,在明显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装配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组件的外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本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洗碗机的内置式加热管,包括内水管1、加热管组件2和压力保护开关3,其中内水管1折弯大致成直角,其进水端管壁上设置有螺纹定位孔11,压力保护开关3旋装在其上,加热管组件密封套装在内水管1的出水端管内。
如图3、4所示,所述加热管组件2包括加热管管体28、支架21、夹紧块22、密封圈23、夹紧块螺钉24、垫圈26和螺母27,其中加热管管体28安装在支架21上,支架21的外侧是接线端,夹紧块螺钉24和夹紧块22一体成型,密封圈23和夹紧块22依次套装在支架21的内侧加热管管体上,对应夹紧块螺钉24,密封圈23和支架2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夹紧块螺钉24穿过两通孔并通过垫圈26和螺母27紧固将加热管组件密封安装在内水管1的出水端管内。
所述内水管1的折弯处对应加热管2的密封圈23设置有顺出水端管壁外凸的加热管安装口12,安装口12的端部设置有较浅的内折边沿。
所述加热管管体28靠近端头处装置有将加热管管体卡装在内水管的出水端管内壁上的卡环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水进入内水管时,压力保护开关闭合,在此状态下,加热管由控制程序控制是否加热,当内水管内没有水时,压力保护开关断开,加热管不加热,因此,能有效防止因控制程序出错时加热管干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膜卷材生产治具及石墨膜卷材生产方法
- 下一篇:氢气产生装置及发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