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燃耐高温本安计算机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3224.0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显玉;王能兵;丁云志;崔杨;张云;刘红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洲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295;H01B7/28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3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耐高温 计算机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电缆,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耐高温本安计算机电缆。
背景技术:
在石化、矿山、煤气工程等含有易爆危险的场所,通常对电缆提出了“防爆”的要求。由于电火花和热效应是引发易爆气体爆炸的主要根源,而从系统布线角度考虑,由于电缆是由许多分布电容、电感等分布元件所组成,使其相应地成为储能元件,因此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储一定的能量。一旦系统出现故障,这些储能就会以电火花或热效应的形式释放出来,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因此,要求电缆具有低电容和低电感,电缆本身所带的电荷要少,不易产生电火花;其次,要求电缆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具有优良的抗外电磁场干扰及不产生对外的干扰。这就要求电缆具有“本质安全”特性。
原先的这类电缆的结构不够紧凑、防水特性较差、本安特性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燃耐高温本安计算机电缆,解决了结构不够紧凑、阻水性能差、由于电火花和热效应引发易爆气体爆炸和电缆自身电容和分布电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阻燃耐高温本安计算机电缆,包括数个导体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数个导体组分别采用两根均包裹绝缘层的导体对绞构成,数个导体组外壁上贴附有色带,数个导体组和色带外包裹有内绕包层,内绕包层采用一层或数层聚酯带绕包构成,内绕包层外包裹有分屏蔽层,包裹分屏蔽层的数个导体组之间的间隙并列放置有数根玻纤绳后再次绞合成束,成束后分屏蔽层、数根玻纤绳的外侧包裹有外包带层,外包带层采用两层无碱玻纤带之间粘合一层阻水带构成,外包带层外侧依次包裹有总屏蔽层、护套层。
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本安计算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屏蔽层与总屏蔽层中设有引流线,引流线采用一根铜丝,引流线截面不小于0.3mm2。
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本安计算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护套层材料为氟塑料。
本实用新型所选择材料为:
(1)导体。本质安全系统仪表电缆是传输弱电系统控制、模拟的电流信号。由于传输较大电流信号,因此导体截面比通信电缆大,一般与普通型控制电缆相同,较常用的导体截面为0.75、1.0、1.5、2.5mm2。按照不同的使用条件要求,导体结构可选用符合标准GB∕T3956规定的第l、2种或第5种结构。
(2)绝缘。仪表电缆采用的绝缘材料为氟塑料。提高了电缆的机械强度,使电缆的工作温度提高到摄氏200℃,具有极好的电气性能,具有低介电常数、高热稳定性、低可燃性、低吸湿性、优秀的耐候性。
(3)对绞线对。由于仪表电缆传输的信号与通信电缆相同,均是弱电高频信号,所以仪表电缆的绝缘线芯结构都采用与对称通信电缆相同的对绞(或对称)结构,即由一对不同色标的绝缘线芯通过对绞机绞合而成。由于对绞线对组成的回路具有交叉换位效应,可使回路中干扰电流相互抵消或减小,但交叉节距要有一定的配合,当交叉节距小一些,则交叉效果更好。因此,在对绞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对绞节距,并且要保证相邻线对的节距各不相同以及无偶数位关系,以防止回路相互干扰。对绞线对通常采用数字或色带标志来识别,然后在其表面绕包非吸湿性包带扎紧。
(4)屏蔽。通常该电缆均采用屏蔽结构,屏蔽结构有分屏蔽、总屏蔽和分屏蔽加总屏蔽等三种。屏蔽采用0.05~0.1mm的铝塑复合带重叠绕包或纵包的方式。铝塑复合带由以塑料薄膜为基材,单面或双面涂覆铝粉而制成,包覆时,铝面向内。为了保证屏蔽的电气连续性,并且方便安装接地,屏蔽层内放置一根铜丝作引流线,引流线截面不小于0.3mm2。铝塑复合带屏蔽的电缆,外径小、重量轻、较柔软、防潮,屏蔽效果好。
(5)成缆元件。成缆元件(缆芯)由各对绞线对或分屏蔽对绞线对绞合而成。对绞线对数可以为1~61,优先推荐的线对个数与普通型控制电缆相同。缆芯间隙可以采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以使外观圆整。填充材料应与电缆的工作温度相一致,并且应与接触物相容。缆芯外绕包一层或多层包带扎紧,防止敷设过程中缆芯松散。电缆应采用玻璃纤维填充绳材料填充,且无碱玻纤带绕包扎紧。
(6)护套。护套采用氟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洲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洲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2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