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姿提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3119.7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强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姿 提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醒人们保持正确坐姿以防止近视和驼背的坐姿提醒器,属于新型文化用品。
背景技术
要保持良好的姿势,需要养成习惯,克服不良习惯,现在市面上的背背佳能够有效防止非病理性含胸驼背及脊柱弯曲,预防近视发生,背背佳采用拉架弹力面料,需要穿在身上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作用,由于较紧,穿背背佳比较麻烦。
孩子们看书学习过程中的坐姿不正确,是形成驼背和近视的主要原因,背背佳是在发现驼背后才采取的措施,对于近视更只能起到间接的作用。弯腰驼背的习惯一旦养成,要调整就需要毅力和坚持,对于孩子们来说,采用背背佳是治标的办法,治本的办法是有效地防止驼背和近视的产生。
如何使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日常生活中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的提醒,但父母和老师难以时刻监督孩子的坐姿,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自动监督孩子们的坐姿,一旦孩子们坐姿不正确,就会发出警示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提醒人们保持正确坐姿的坐姿提醒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坐姿提醒器,由机座1、角度调节装置2,信号导管3,控制器4和感应探头5组成,角度调节装置2安置在机座1上,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2内设有信号导管3,所述的信号导管3呈中空的等腰三角柱形,两个长度相同的侧面相交的一端为封闭端31,与封闭端31相对的侧面是位于角度调节装置2表面的长方形开口端32;所述的开口端32位于角度调节装置2的中部,并且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
所述的信号导管3的封闭端31内壁设有感应探头5,感应探头5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4联接。
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2通过调节手柄21能够在机座1上向前或向后旋转。
所述的机座1上设有开关11、警示灯12、蜂鸣器13、振动器14和指向刻度22的箭头,所述的开关11、警示装置12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4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调整角度调节装置调整监测范围,当坐姿提醒器检测不到使用者,就会通过警示灯或蜂鸣器或振动器发出警示,实现了对使用者的全自动监督和提醒,能够有效地帮助使用者端正坐姿,久而久之养成好习惯,就有了挺拔的身姿,保护使用者远离近视和驼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导管的立体爆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确坐姿演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不良坐姿演示图。
图中1、机座,11、开关,12、警示灯,13、蜂鸣器,14、振动器,2、角度调节装置,21、调节手柄,22、刻度,3、信号导管,31、封闭端,32、开口端,4、控制器,5、感应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坐姿提醒器,由机座1、角度调节装置2,信号导管3,控制器4和感应探头5组成,角度调节装置2安置在机座1上,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2内设有信号导管3。如图3所示,所述的信号导管3呈中空的等腰三角柱形,两个长度相同的侧面相交的一端为封闭端31,与封闭端31相对的侧面是位于角度调节装置2表面的长方形开口端32。
如图1所示,所述的开口端32位于角度调节装置2的中部,并且水平宽度大于垂直高度。这样,感应探头5就够在水平方向上检测较宽的范围,防止使用者左右移动时发出警示。开口端32的垂直高度较窄,当使用者出现弯腰或低头等不良坐姿时,感应探头5就检测不到使用者,于是就会通过声、光、振动等方式提醒使用者注意坐姿,从而起到提醒使用者保持良好坐姿的作用。
如图4所示,所述的信号导管3的封闭端31内壁设有感应探头5,感应探头5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4联接。
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2通过调节手柄21能够在机座1上向前或向后旋转。
如图4所示,所述的机座1上设有开关11、警示灯12、蜂鸣器13、振动器14和指向刻度22的箭头,所述的开关11、警示装置12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4联接。使用者可根据使用的场合,设置当需要提醒时,是采用警示灯、蜂鸣器还是振动器进行提醒,也可以选择它们的组合模式进行提醒。
如图示所示,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2为圆柱形,可以在机座2上向前或向后转动,以实现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坐高手动调节信号导管3与水平面的夹角,通常,信号导管3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强,未经李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3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