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绞式悬垂线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2521.3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政敏;谷松林;张勇;刘艳明;万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H02G7/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绞式 悬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设输电线路和通信光缆时所用到的预绞式悬垂线夹。
背景技术
悬垂线夹是将导线固定在绝缘子串上或将避雷线悬挂在直线杆塔上,减少微风振动对导线产生的影响,起悬吊作用的一种配件。而现在,用得比较广泛的是预绞式悬垂线夹,预绞式悬垂线夹的整个装配体呈圆筒形,外层缠绕有预绞丝的导线位于圆筒的中心,两端伸出,圆筒的上部通常设有具有连接孔的悬挂耳,起悬垂导线至绝缘子串上的作用。传统的预绞式悬垂线夹,其整体结构分为左右两半,即类似于将一圆筒沿其中间垂直剖分成对称两半,这样在装配的时候,是沿左右两侧方向将预绞线合抱在内,然后用抱箍或者铰链的形式使左右两半握紧,来达到握力要求。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着较大缺点,其对抱箍要求高,抱箍太紧会导致安装困难,不利于高空作业,抱箍太松的话会导致预绞式悬垂线夹握力不够,产生输电事故。悬挂的时候,由于预绞式悬垂线夹上承受了两个垂直向上的拉力,而两个拉力如果不平衡或者动态变化的话,容易使预绞式悬垂线夹的左右两半发生错动,影响其抱箍联接,难以提供较大握力,埋下安全隐患,故此其动态应力承受能力均不如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相较传统结构,能提供更大握力和具有更高强度的预绞式悬垂线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预绞式悬垂线夹,其包括位于下部的下托槽和位于上部的上压盖,所述上压盖与下托槽互相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托槽上设有具有连接孔的悬挂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盖的中部外围设有U形螺栓,下托槽上设有两螺栓孔,所述U形螺栓的两头穿过所述两螺栓孔后将上压盖与下托槽上下压合并联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预绞式悬垂线夹的左右对半剖分结构,改成上压盖、下托槽的上下剖分结构,使本实用新型所受的垂直拉力完全由一个部件直接受力,避免了因受力不平衡而发生抱箍结构错动,使整体抱箍结构更稳,握力更大。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U形螺栓作为上压盖和下托槽的联接件,不但抱箍力更大,而且方便可调。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握力大,动态应力承受能力高,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输电线路和通信光缆铺设时的线路联接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视角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角度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预绞式悬垂线夹,其包括位于下部的下托槽1和位于上部的上压盖2,所述上压盖2与下托槽1互相联接。具体地,所述上压盖2与下托槽1都可视为一个圆筒结构的上下半剖子单元,它们两端端部均圆滑,当二者上下联接后,其中间即具有了一个可供预绞线4置入的空间,而上压盖2与下托槽1紧密压合的话,即能以上下抱箍的形式将预绞线4抱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托槽1上设有具有连接孔的悬挂耳11。具体地,所述悬挂耳11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其从下托槽1的下部向上垂直延伸,这样在联接至外设的绝缘串子的时候,悬挂力即直接自下而上地作用在下托槽1上,不会因为传统的左右对半分的结构而产生受力不平衡,局部应力集中,这样便能起到保护导线或光缆的作用。当然,亦可视情况将悬挂耳11设置在上压盖2上,因为其亦采用上下剖分的结构,故亦属本实用新型的等同变体。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压盖2的中部外围设有U形螺栓3,下托槽1上设有两螺栓孔,所述U形螺栓3的两头穿过所述两螺栓孔后将上压盖2与下托槽1上下压合联接在一起。U形螺栓3以开口向下的姿态,扣在上压盖2上,并且两头穿过螺栓孔,再上以平弹垫螺母锁紧,这样便于产生足够的握力,且可通过调整螺母的扭矩增加或者减少线夹对预绞线4的握力。
工作时,先将导线缠上预绞丝,保护导线免受振动、线夹压应力、磨擦、电弧和一切外来的其它损伤,并在联接位置的外围包覆一层保护橡胶5让其紧固在导线上,使导线、保护橡胶5、预绞丝形成一个整体。将缠绕好的这一整体安装在下托槽1的中间,然后扣上上压盖2、U形螺栓3等配件,即可将其固定。
这些操作,可由于双层结构的存在,对于长时间不平衡负载的运行导线或光缆起到更大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握着力可达导线或光缆极限抗拉强度的15%-30%;另外可使本实用新型与导线或光缆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配备的保护橡胶5增加了自阻尼,使磨损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2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安全控制电路
- 下一篇:透射式OLED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