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喷结合式船用襟翼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2339.8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常欣;郭春雨;黄胜;于凯;齐向阳;张海鹏;马伟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式船用 襟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船用舵。
背景技术
舵的作用主要是保证船舶的操纵性能,船舶正常航行时,普通舵主要表现为阻力作用。在如今国际船舶界提出“船舶节能减排”和“绿色船舶”等船舶发展新概念的大环境下,开发一种节能减阻型船用舵将是非常有必要且十分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阻力可控、且操纵性能较好的吸喷结合式船用襟翼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吸喷结合式船用襟翼舵,包括主舵、襟翼、舵基,其特征是:还包括离心泵、离心泵传动轴、舵轴、襟翼控制导杆、襟翼控制轴、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控制阀、进水口被动控制阀,主舵、襟翼控制导杆安装在舵基上,襟翼控制导杆通过襟翼控制轴连接襟翼,离心泵安装在主舵里、且连接离心泵传动轴,离心泵传动轴穿过舵轴,舵轴安装在舵基里且连接主舵,主舵的前部设置进水口、进水口控制阀、进水口被动控制阀,进水口控制阀、进水口被动控制阀连接并控制进水口,主舵的后部设置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还包括管道,所述的管道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
2、所述的襟翼布置于主舵后端距导边2/3弦长处。
3、所述的主舵和襟翼都是对称性剖面。
4、所述的进水口对称于主舵中纵剖面,所述的出水口也对称于主舵中纵剖面。
5、所述的离心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均连接离心泵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比较简单、节能减阻效果好、操纵性良好,在水面舰船和潜艇潜器上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布局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1剖面布局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区局部放大图;
图4为进水口控制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1:
结合图1~4,舵结构由舵基2、主舵19、襟翼3构成,舵基2安装在船尾底板1下方,襟翼3与主舵19通过襟翼与主舵铰接件13相连,襟翼3与主舵19之间存在襟翼与主舵连接间隙18,舵轴4安装在舵基2里且连接主舵19,在主舵19内部装有两个离心泵10、11,两个离心泵通过同一根驱动轴5带动工作,水流通过离心泵的工作由进水口14流进,从出水口15流出,进水口的开闭由控制阀6主动控制,开闭控制阀通过安装在船尾底板的控制法兰8来控制,通过控制舵前缘吸水和后部喷水的结合方式,使舵的边界层转捩点后移,进而减小舵的粘性阻力,管道16安装在主舵19里,用于连接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稳定轴承17安装在主舵19里、靠近进水口的位置。
该可控型船用舵的进水口的控制装置在进水口的外侧,通过在外侧封住和打开进出水口通道来达到控制的功能。
进水口的控制装置,由进水口主动控制阀6、进水口被动控制阀12、控制法兰8和进水口控制开关22四部分构成,进水口的开闭控制通过一柔性壁来完成,该柔性壁中间部分是通透的,水流可以通过,当要关闭进水口的一部分通道时,可以旋转控制法兰,来带动进水口控制阀,一次通过使柔性壁封住进水口来达到控制进水口开闭的功能,进水口的主动控制阀的旋转会带动进水口的被动控制阀转动,为了使被动控制阀能很流畅的转动,在被动控制阀上安装有弹性装置,能是被动控制阀能够顺利的回转。
襟翼3由襟翼控制导杆9通过襟翼控制轴7来控制转动。
吸喷结合式船用襟翼舵的控制原理为:
船体内部的动力系统通过离心泵传动轴5将动力传输给离心泵10、11,水流通过离心泵的工作从进水口14被吸入,然后从出水口15排出;
该吸喷结合式船用襟翼舵的内部共有两台小型离心泵,由同一条传动轴5带动,动力由船体内部提供,具体的转速、功率等参数也都是通过离心泵传动轴5来传递的,以此来控制离心泵进出水的流速、流量等不同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2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