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拖挂旋耕机的犁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2147.7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国英 |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 地址: | 055550 河北省邢台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拖挂 旋耕机 犁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耕机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拖挂旋耕机的犁耕机。
背景技术
ZL200920255071.0公开了一种由犁耕机和旋耕机配接组成的深耕旋耕机,其结构是在犁铧架的底面接有犁铧,在犁铧架的后部接有旋耕机,在犁铧架的底面铰接有下机架,旋耕机通过拉杆接在下机架的后端;在下机架上固定有后立架,在后立架与犁铧架之间接有支撑油缸;旋耕机上的齿轮箱主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传动轴,套在传动轴后端的轴承座固定在所述下机架上。该深耕旋耕机通过控制旋耕机的起降,解决了使用犁耕机存在的地块边角受限不能耕作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传动轴的前端是从犁铧架的前端梁上穿出的,所以,传动轴的前端不能进行高低位置的调节;而在旋耕机的升降起落间,传动轴的后端会有较大的高低位置变化,造成传动轴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轴心延长线之间的夹角过大;而过大夹角的存在,极易在耕地作业时将连接传动轴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万向节别坏,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大田耕地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拖挂旋耕机的犁耕机,以解决因传动轴高低不调造成的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间连接的万向节容易别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拖挂旋耕机的犁耕机,在所述犁铧架的前横梁上固定有推拉油缸和前立架,在所述前立架与所述犁铧架的后端梁之间接有拉杆;所述推拉油缸的活塞杆下接第一铰接轴,在所述第一铰接轴上分别铰接有下托架和两个侧支板,所述侧支板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犁铧架相接;在所述下托架上分别固定有轴承座、前支杆和后支杆,在所述轴承座中穿接有用于连接旋耕机的齿轮箱的传动轴;在所述后支杆的上端接有第二铰接轴,在所述第二铰接轴上分别铰接有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下拉杆的下端接在后拉杆上,所述后拉杆的前端铰接在所述下托架上,所述上拉杆和所述后拉杆分别用于连接在旋耕机上;在所述前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后支杆上端的所述第二铰接轴之间跨接有第一连杆,支撑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支撑油缸的缸体铰接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支板上。
在所述犁铧架的侧边梁上固定有地轮架,在所述地轮架上接有地轮,以对犁耕机起到支撑作用。
在所述地轮架中设置有地轮升降机构,控制所述地轮升降机构动作的摇柄从所述地轮架的上端引出。这样就可通过调节地轮的支撑高度而达到调整犁耕机耕地深度的目的。
所述拉杆包括分接在所述犁铧架左、右后端的左拉杆和右拉杆。这种双拉杆结构,可有效减少拉杆断裂情况的发生。
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侧支板上的立板,跨接在所述立板上的横支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横支板上的铰轴。
所述犁铧是在犁腿的下端接有两个刀口向外的铧片,由此构成一种双面犁铧,所述铧片的尖端位于所述犁铧的正前方。安装这种正向的双面犁铧,在犁耕机耕作时,每个犁铧都耕出一个向两边翻土的沟槽,随后的旋耕机可对向两边翻起的土壤进行旋转破碎,并可在旋转破碎的过程中实现居中整平的作用,从而对各犁翻沟槽进行有效的整平操作。其优点是克服了现有同步作业机具上的单面犁铧在耕地时其边侧的犁耕沟槽不能利用旋耕机进行有效整平的弊端。
将本实用新型与旋耕机相连接使用,可以改变原有深耕旋耕机的下托架前端因与犁铧架铰接而不能使传动轴的前端进行升降调节的弊端;而通过推拉油缸控制下托架的升降,就可使得传动轴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轴心延长线之间的夹角减小,使万向节可保持在容许的范围内进行旋转传动,由此解决了万向节容易别坏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还克服了现有同步耕作机具对边侧犁耕沟槽不能进行有效整平的问题,对地块边角处的土地也可实施有效的机耕,对犁翻沟槽可全部自动整平,由此提高了耕作效率,保证了播种农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拖挂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拖挂旋耕机的剖面图。
图中各部件及编号分别是:1、旋耕机,2、齿轮箱,3、上拉杆,4、第一连杆,5、第二铰接轴,6、左拉杆,7、摇柄,8、地轮架,9、前立架,10、前支杆,11、地轮,12、推拉油缸,13、传动轴,14、轴承座,15、第一铰接轴,16、铧片,17、支撑油缸,18、立板,19、侧支板,20、第二连杆,21、下托架,22、犁铧架,23、第三铰接轴,24、后拉杆,25、后支杆,26、下拉杆,27、右拉杆,28、犁腿,29、横支板,30、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国英,未经周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2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弹手提箱
- 下一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向音响用集成电路供电的电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