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21438.4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熊科武;梁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万维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赵琼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is 打印 功能 扫描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扫描打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条码或者二维码扫描打印的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扫描设备通常都是接触式扫描设备,所使用的图像传感器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尤其是在条码专用的扫描设备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接触式扫描设备的功能单元包括一LED发光光源和光接收单元,发光光源发出的光从扫描设备的光出口输出并照射到待扫描的物体上(如条码或者二维码),待扫描的物体反射的光被光接收单元接收,并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通过驱动电路将经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作为文字或图像信息输出到其他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或打印机)。
但现有的接触式扫描设备扫描到的文字或者图像信息,如果需要将其再次打印时,基本上都需要和另外的专用打印设备相连接,不能独立的完成打印作业。尤其是在需要条码或者二维码进行再次扫描打印时,存在诸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通过对现有的广泛应用于条码或者二维码扫描的接触式扫描进行再次改进,使之能方便的进行扫描打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包括扫描设备主体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主板,控制开关和电池仓;所述主板设置有MCU、接触式图像扫描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以及微型打印驱动模块;所述MCU通过串口与接触式图像扫描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以及微型打印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的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还包括USB通讯接口和设置与主板上的USB驱动模块,所述MCU通过串口与USB驱动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接触式图像扫描模块包括扫描驱动单元、LED发光光源、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接收单元;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LED发光光源、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接收单元,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与光接收单元信号连接;LED发光光源经扫描驱动单元驱动后进行工作,发出的光从扫描设备的光出口输出并照射到待扫描的物体上(如条码或者二维码),待扫描的物体反射的光被光接收单元接收,并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通过驱动电路将经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作为文字或图像信息输出到其他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或打印机)。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集成有直流电源充电单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通过对现有的广泛应用于条码或者二维码扫描的接触式扫描进行再次改进,使之能方便的进行扫描打印,不再需要连接专用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为条码或者二维码扫描打印带来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功能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包括扫描设备主体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主板,控制开关和电池仓。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CIS的带打印功能的扫描终端设备功能单元的结构框图,所述主板设置有MCU、接触式图像扫描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以及微型打印驱动模块;所述MCU通过串口与接触式图像扫描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以及微型打印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接触式图像扫描模块包括扫描驱动单元、LED发光光源、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接收单元;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LED发光光源、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接收单元,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与光接收单元信号连接;LED发光光源经扫描驱动单元驱动后进行工作,发出的光从扫描设备的光出口输出并照射到待扫描的物体上(如条码或者二维码),待扫描的物体反射的光被光接收单元接收,并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通过驱动电路将经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作为文字或图像信息输出到其他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或打印机)。
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集成有直流电源充电单元,可以通过专用的座式充电装置对安装在电池仓内的可充电电源(如锂电池)进行直流充电,也可以通过设置于外壳的充电电源接口对其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万维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万维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1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 下一篇:一种布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