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导健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1324.X | 申请日: | 201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宁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学良 |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体深层组织和内脏的医疗保健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理疗按摩设备种类繁多,大多是采用振动方式,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触头对人体的某个部位进行声频范围的振动,一般都在20-100Hz范围内,其功率不能太大,否则将对人体局部细胞产生损伤。由于频率和功率的限制,现有的按摩设备,都不能对肌体的深层组织和腹腔内脏进行按摩,而只能对表层的经络进行局部治疗,一些大型的振动器又都存在着结构复杂,造价高和使用不方便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作了多种努力,如中国专利95206139.2号公开了一项名称为“人体内脏功能助波器”的技术,介绍了一种可对人体深层组织和内脏激起数个不同幅度的横波,这些振波可以增强组织细胞的活性,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肌体免疫能力;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助波器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工作过程中磁铁和线圈产生摩擦、经常出现短路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急需。
实用新型的内容: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可对人体深层组织和内脏激起数个不同幅度的横波,这些振波可以增强组织细胞的活性,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肌体免疫能力的波导健身器。波导健身器,由上壳体和底座构成外壳,其内设置有固定在底座上的线圈架、导向柱固定在线圈架上,座上,环形永磁铁位于上、下导磁体之间、套装在导向柱上,上弹簧位于上导磁体上面、导向柱上部,下弹簧套装在导向柱下部,壳体扣装在底座上,在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把手,控制器是通过220V交流电经过降压到安全24V电压,经整流输给直流24V的安全电压经过波形发生和交变相位电路产生的交变相位电压供给波源头线圈。本实用新型由于上、下导磁体和环形永磁铁组成一个可振动的重物,与线圈的间隙处形成强大的磁场,提高通电线圈与磁场的作用力,在此力的相互作用下,此振动重物沿导向柱的轴向作上下振动;利用人体机体软组织(大腿肌肉)固有的弹性特征,让肌肉的弹性产生传导波的方式促使供股骨头的四条股动脉向缺血的股骨头供血,同时,机体软组织产生低频的纵波和横波使软组织内的血液循环加快和加强,这样机体就得到了足够的血流量,人体组织细胞就能够得到各种所需的新鲜元素、生成骨细胞,加强了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对身体的某个部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缺血、缺钙甚至股骨头坏死有效率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波导健身器包括壳体1、把手2、上导磁体4、下导磁体6、导向柱3、线圈8、线圈架10、底座7、环形永磁铁5、上弹簧11、下弹簧9和装有降压、整流、波形发生和交变相位电路的控制器12;导向柱3固定在线圈架10上,线圈架固定在底座7上,环形永磁铁5位于上、下导磁体之间、套装在导向柱上,上弹簧11位于上导磁体下面、导向柱上部,下弹簧9套装在导向柱下部;壳体采用无磁不锈钢材料制作,底座7用塑料注塑而成,上、下导磁体用钢材加工成如图1所示形状,导向柱3用钢材加工成;环形永磁铁5用磁粉压制成环形体;线圈8用漆包线绕制成,弹簧用弹簧钢绕制成;把手2设置在壳体上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原理,线圈8在环形永磁铁5、上下导磁体形成的磁场中,当线圈8由控制器中得到的交变0.3~5Hz24V地矩形波电流时,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一个作用力,作用在线圈上,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所以环形永磁铁、上、下导磁体也受到一个力,在上、下弹簧的支撑下使他们沿导向柱3上下移动;这时线圈、导向柱、底座形成一个振动的纵向波。此电流是交变矩形波电流,频率很低,0.3~5Hz而且可以经控制器的任意可调节。此低频波通过底座、将波传给肌体深部组织和腹腔内脏,在深层软组织和腹腔内激起数个不同幅度的横波。在不工作时,由上、下导磁体和环形永磁铁组成的重物处在导向柱中间处,当接通电源,由控制器12发出的交变0.3~5Hz24V的矩形方波电流时,线圈通电,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力分别作用在上、下导磁体和环形永磁铁组成的振动重物上和底座上,其频率和振幅可以调控。使用者要理疗时,将本实用新型放到人体缺血部位上端供血动脉处,接通电源进行治疗,工作20-30分钟,患者疼痛部位疼痛减轻、缓解,每天做两次,二至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患者缺血部位得到了充足的供血,病变部位就能得到康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学良,未经宁学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1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霉素聚乳酸缓释微球制剂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盲人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