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先导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9899.8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方;尹铁军;杨实;刘汉斌;李春光;高月平;邹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强格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4 | 分类号: | F16K11/14;F16K31/44;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元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阀,特别是一种手先导阀。
背景技术
先导阀是为操纵其他阀或元件中的控制机构,而使用的辅助阀。先导阀作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操控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对整机的操纵手感、性能的控制性都有着重要的的影响。
先导阀在液压领域应用广泛,为了提高其工作性能且便于制作加工,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先导阀[CN2667219Y],包括阀体、阀芯,阀体为不可分拆的一体;阀芯为组件式。驱动阀芯运动的电磁线圈的通电电路的开关为常开式。本发明采用一体式铝合金阀体结构,重量轻,无泄漏,安装方便;电磁铁电路采用常开式开关形式,只有工作时才通电,防止了线圈因长时间通电造成过热损坏。
还有人发明了一种先导阀[CN201003518Y],包含阀体和一个或一个以上二位三通的阀芯,阀芯整体装入阀体内,阀芯的阀套与阀体固定连接,阀芯还包括缓冲装置、顶杆、座阀式密封结构、回位弹簧装置,顶杆的一端放置缓冲装置,另一端作用在座阀式密封结构上,回位弹簧装置作用在座阀式密封结构上。座阀式密封结构的两个球体间由一梭杆支撑,保证静态时刻的单球密封。进液阀座与回液阀座与球体配合的开口构成阀的进液与回液口,阀静态时两口之一与工作腔沟通,形成了阀的三通功能。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先导阀的工作性能,但是仍然存在下述缺陷:1、回油腔中的流量和压力是恒定的,无法改变其流量和压力的大小,因此适用范围也变的狭窄。2、长期工作容易造成磨损,而这样的磨损又没有相应的补救结构,必须更换零部件才能继续正常使用,提高了使用成本,造成资源浪费。3、防尘性能较差,在工作过程中容易混入杂质、灰尘、污物,影响先导阀的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申请人提出了设计合理,易于加工制造,能够改变回油腔背压大小,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密封性好的变量手先导阀【CN101328983A】和手先导阀【CN101303088B】,包括阀体、手柄组件、万向节组件、活塞杆组件等部件。手柄组件通过万向节组件连接在阀体上,活塞杆组件位于阀体内。万向节组件上固定有一个变量压力调节盖,活塞杆组件上方设有一根压力活塞杆,压力活塞杆的顶部顶压在变量压力调节盖上,为了防止油脂从压力活塞杆和阀体之间渗漏,在压力活塞杆和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上述的变量手先导阀和手先导阀在操纵时使压力活塞杆轴向移动的时候还会产生周向转动,因此导致压力活塞杆与密封圈之间摩擦较大,极易磨损密封圈;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降低而更容易导致漏油。另外,上述的先导阀没有回油节流的功能,使得主阀需在先导回油侧增加节流口,使主阀的加工难度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使推杆移动时与密封圈之间仅有轴向移动的手先导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先导阀,包括阀体、手柄组件和调节盖,所述的阀体内设有若干组具有弹簧座和活塞杆的活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内穿设有与活塞杆组件一一对应的下推杆,下推杆和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每根所述的下推杆和调节盖之间均设有上推杆,所述的上推杆的一端能与调节盖相抵靠,上推杆的另一端与下推杆的一端相抵靠,下推杆的另一端与弹簧座相抵靠。
本手先导阀中的密封圈是固定在铜套上的,且下推杆和上推杆轴向移动时该密封圈始终仅能与下推杆形成密封。本手先导阀在操纵使活塞杆轴向移动时会带动上推杆周向转动;因为上推杆的周向转动扭矩很小,而上推杆和下推杆之间为相互抵靠,所以上推杆的周向转动并不能带动下推杆周向转动。相对于密封圈来说,下推杆单独轴向移动大大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及对密封圈密封部的磨损,因此,有效地提高了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手先导阀中,所述的上推杆和下推杆外套设有铜套,所述的铜套固定在阀体上;所述的密封圈定位在铜套内。铜套采用耐磨性较好的铝青铜AQl9-4材料制成,铜相对于钢铁来说硬度较小并耐磨性很好,由此能降低上推杆和下推杆划伤甚至磨损。
在上述的手先导阀中,所述的下推杆的另一端部具有环形凸肩,所述的环形凸肩的端面能抵靠在铜套的端面上。环形凸肩可以限制下推杆轴向移动的行程,避免在重力等外力作用下脱离弹簧座,甚至从铜套内脱落。
在上述的手先导阀中,所述的下推杆的另一端面上有一供活塞杆端部穿入并定弹簧压缩量的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强格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强格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