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的上层钢筋支撑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9815.0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7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峰;张少刚;孔令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混凝土 楼板 厚度 上层 钢筋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混凝土板厚度的成形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混凝土楼板的强度,通常在浇筑水泥砂浆之前需要绑扎上、下两层钢筋,然后再进行水泥砂浆的浇筑。而上、下两层钢筋的绑扎控制决定了混凝土楼板厚度。
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问题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台资业主项目中要求一直比较高,前者关系到众多业主的权益,一旦控制不当,轻者引发索赔,重者酿成社会矛盾,后者则影响一个企业在台资市场的信誉,意义重大。
现行的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方法是在墙柱钢筋上,抄出50cm的线,对角拉线,用钢卷尺向下测量控制,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误差多、耗时、耗力,容易造成疏漏。而且,如当重物或人踩在已绑好的钢筋上时,还会使原来固定好的发生移位,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混凝土板厚控制方法无法保证板厚控制的精确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方便、不易发生移位的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的上层钢筋支撑卡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四根支脚,在所述四根支脚上端固定连接上层钢筋座体。
施工时先绑扎并固定好下层钢筋,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并将本实用新型的支脚跨在下层钢筋上,同时,使上层钢筋座落在各上层钢筋座体上。通过如此配合,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得到相对稳定、且距离相同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混凝土楼板厚度的一致性,且方便施工,节省人力,节省时间。
为了方便上层钢筋的定位,上层钢筋座体的上端设置弧形凹槽。安放时,只需将上层钢筋放入上层钢筋座体上端的弧形凹槽内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安放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四根支脚1,在四根支脚1上端固定连接一上层钢筋座体2,在上层钢筋座体2的上端设置弧形凹槽3。
安放时,约每1m放置一个实用新型,只需将下层钢筋4穿过四根支脚1,将上层钢筋5放入上层钢筋座体2上端的弧形凹槽3内即可。
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上层钢筋5和下层钢筋4相互垂直地安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用销轨钻孔装夹胎具
- 下一篇:移动式双出轴连铸专用双流结晶器喂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