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致变色功能膜层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19813.1 | 申请日: | 2011-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7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高尔明;赵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能膜层,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光致变色功能膜层。
背景技术
光致变色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功能材料,在相关技术中,大部分是通过将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母料树脂与具有光致变色效能的粒子混合并将它们挤出成型而获得膜材。由于这些膜材大部分具有很差的透明性,因此它们能利用在不需要预定透明性质的领域中,但是却无法克服光透性的缺陷,而且这些粒子的变色效能也往往不佳,难以实现优质膜材的效能。
目前光致变色效能最优的材料为螺吡喃或噁嗪类化合物,但是它们是液态物质,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难以成膜以固态方式进行生产加工以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最方便化、变色效能最大化、变色反应时间最短化的光致变色功能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光致变色功能膜层,包括两层PET膜层,中间夹有一层变色功能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变色功能层为螺吡喃或噁嗪类化合物与UV光固化胶、促进剂等混合而成的变色功能层。
作为优选:所述两层PET膜层,中间夹有一层变色功能层通过紫外线照射从而固化生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保留了光致变色功能物质螺吡喃或噁嗪类化合物的效能,也避免了液体环境的不利生产与使用的弊端,使之转化为固体膜层体系,与原有的光致变色膜材相比,效能与实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PET膜层1;变色功能层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本实用新型的光致变色功能膜层,包括两层PET膜层1,上述透明高分子膜材为PET塑料膜,其具有一定的耐温性、光透过率、便于后期加工等优点,中间夹有一层变色功能层2。所述的变色功能层2为螺吡喃或噁嗪类化合物与UV光固化胶、促进剂等混合而成的变色功能层2。所述的促进剂为由元明粉、山梨醇、增稠剂等组成的促进剂。所述两层PET膜层1,中间夹有一层变色功能层2通过紫外线照射从而固化生成。
上述膜材生产过程中,先在单层PET膜层1面上涂布所需厚度的变色功能层2,然后复合、紫外光固化,形成微米级晶囊,从而实现对螺吡喃或噁嗪类化合物的固化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