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显示设备和显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9474.7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能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9G3/36;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显示 设备 驱动 电路 | ||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部,以渐进或行序扫描的方式分时显示具有不同视差的多个图像;
背光部,包括在所述渐进扫描的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子发光部;
光障栅部,包括多个障栅组,每个所述障栅组包括均允许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的多个障栅;
光障栅驱动部,在所述障栅组之间以不同的定时单独地驱动所述多个障栅组打开或闭合;以及
背光控制器,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渐进扫描同步地控制所述背光部中的每个所述子发光部的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光障栅部被分割成分别与所述多个子发光部对应的多个子障栅部,并且每个所述子障栅部被分组为所述多个障栅组,
所述光障栅驱动部在所述障栅组之间以不同的定时单独地驱动每个所述子障栅部中的所述多个障栅组打开或闭合,以及
所述背光控制器与每个所述子障栅部中的每个所述障栅组的开合操作以及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渐进扫描同步地控制所述背光部的每个所述子发光部的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背光部的所述子发光部的数目等于所述光障栅部的所述子障栅部的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背光部的所述子发光部的数目大于所述光障栅部的所述子障栅部的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属于每个所述子障栅部中的每个所述障栅组的所述障栅以其预定数目的间隔循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光障栅驱动部在所述障栅组之间以分时切换的方式驱动所述障栅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所述显示部在对应于已经成为打开状态的所述障栅的区域上进行图像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部和所述光障栅部中的一个或两个由液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障栅部由液晶构成,并且
在当子障栅部中的障栅的透光率被最大化时的第一定时处,或者紧挨着所述第一定时之前或紧接着所述第一定时之后,所述背光控制器控制对应的子发光部发光,并且
在当所述透光率从最大值开始减小时的第二定时处,或者紧挨着所述第二定时之前或紧接着所述第二定时之后,所述背光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应的子发光部停止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部由液晶构成,并且
在当所述显示部的区域上的显示已经完全改变的第一定时处,或者紧挨着所述第一定时之前或紧接着所述第一定时之后,所述背光控制器控制对应的子发光部发光,并且
在当所述显示部的区域上的显示已经开始改变的第二定时处,或者紧挨着所述第二定时之前或紧接着所述第二定时之后,所述背光控制器控制所述对应的子发光部停止发光。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障栅部设置在所述背光部和所述显示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部设置在所述背光部和所述光障栅部之间。
12.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部,以渐进扫描被驱动;
背光部,包括在所述渐进扫描的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子发光部;以及
光障栅部,包括在所述渐进扫描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子障栅部,
其中,所述多个子发光部与所述显示部的渐进扫描同步地在其间以不同定时发光,以及
所述多个子障栅部之间以不同的定时被驱动。
13.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部,以渐进或行序扫描的方式分时显示具有不同视差的多个图像;
背光部,包括在所述渐进扫描的方向上被分割的多个子发光部,每个所述子发光部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渐进扫描同步地发光;以及
光障栅部,包括多个障栅组,每个所述障栅组都包括多个障栅,所述光障栅部被允许在所述障栅组之间以不同定时单独地驱动所述多个障栅组打开或闭合。
14.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包括:
背光控制器,与用于分时驱动显示部的渐进扫描同步地控制包括在背光部中的每个子发光部的发光,所述显示部显示多个具有不同视差的图像,所述子发光部通过在所述渐进扫描的方向上分割所述背光部而形成;以及
光障栅驱动部,在障栅组之间以不同的定时单独地驱动光障栅部的多个所述障栅组打开或闭合,所述障栅组的每个都包括多个所述障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94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门窗系统
- 下一篇:电功率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