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8803.6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忠;唐永达;曹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40;H01B3/30;H01B3/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点火 线圈 漆包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用于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绕组,是一种新型的漆包绕组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漆包线生产技术,一般是导体上刷涂上一层或二层高耐热性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绝缘层,焊接时需要去除绝缘膜,不能直接焊接,生产效率较低。
现有漆包线生产工艺,一般在绝缘层涂敷完成后,再涂上薄薄一层润滑油,绕制绕组后润滑油易受热挥发迁移,会对汽车点火线圈部件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既保留绝缘层的高耐热性,又使绝缘层具有直焊性,同时在产品外表面富集润滑材料,提高汽车点火线圈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包括有金属导体芯线和外部单涂层;其中,所述外部单涂层为表面富集自润滑材料层的可焊性耐热单涂层。
所述外部单涂层为直焊性聚酯酰胺酰亚胺层。
所述外部单涂层为直焊性聚酰胺酰亚胺绝缘层。
所述金属导体芯线为纯铜线或铝线或铜包铝线。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接枝到外部单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均相混合到外部单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大分子聚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乙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的重量占外部单涂层总重量的比例为0.15%~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由于外部单涂层为表面富集自润滑材料层的可焊性耐热单涂层,外部单涂层为直焊性聚酯酰胺酰亚胺层或者为直焊性聚酰胺酰亚胺绝缘层;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可不用去除绝缘层,在410℃~455℃下直接焊接,又具有220℃及以上的耐热等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具有较高的软化击穿温度(300~420℃)和玻璃化转变温度(220~260℃),工作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金属导体芯线,2、外部单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请见图1至图2,包括有金属导体芯线1和外部单涂层2;其中,所述外部单涂层2为表面富集自润滑材料层的可焊性耐热单涂层。
优选地,所述外部单涂层为直焊性聚酯酰胺酰亚胺层。
或者,所述外部单涂层为直焊性聚酰胺酰亚胺绝缘层。
所述金属导体芯线为纯铜线或铝线或铜包铝线。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接枝到外部单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或者,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均相混合到外部单涂层表面上的具有趋肤效应的润滑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大分子聚酯材料层。
或者,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乙烯材料层。
或者,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
所述自润滑材料层的重量占外部单涂层总重量的比例为0.15%~5.0%。
本实用新型一种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用漆包线,是温度指数为220的漆包线产品,采用接枝或混合具有趋肤效应润滑材料(大分子聚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的直焊性聚酯酰胺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作绝缘层,在保留绝缘层的耐热性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兼具有笔式汽车点火线圈生产作业时降低摩擦系数、可直接焊接作业的特点,又能提高汽车点火线圈工作可靠性。
绝缘层是由接枝或均相混合比例为0.15%~5.0%wt的大分子聚酯、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等润滑材料的直焊性耐热聚酯酰胺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绝缘漆直接涂敷在导体上,经烘焙、冷却而形成性能优良和外表面富集润滑材料的光洁绝缘层。0.15%~5.0%wt为重量比,为接枝或均相混合自润滑材料层的重量占外部单涂层总重量的比例,wt是重量(weight)的缩写表示,在涂漆工序会趋肤聚集在漆膜表面,起润滑作用。
上述所列具体实现方式为非限制性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进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蓉胜超微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杆腔内设有缓冲装置的高压油缸
- 下一篇:旋转式压缩机滑片弹簧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