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输电线路上的悬挂承力工具的挂点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8547.0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7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顺;张友宽;杨文彬;解虎;高超;蓝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电线 路上 悬挂 工具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上的悬挂承力工具的挂点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土地利用以及施工、维护等多种因素,钢管杆大量的运用于输电架空线路上,钢管杆可以减少输电架空线路所占用土地的面积。但是,钢管杆在设计和运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从而影响到了输电线路的一些日常维护工作,比如在更换钢管杆上直线绝缘子时,承力工具的上方要悬挂在钢管杆的横担外端,承力工具的下方钩住导线,然后收紧承力工具使承力工具受力,这时横担和导线之间的绝缘子将不受力进而对其更换,但是钢管杆横担外端没有承力工具专用的承力挂点,这就给悬挂承力工具带来了很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上的悬挂承力工具的挂点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挂承力工具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上的悬挂承力工具的挂点构件,包括:挂点主体,具有悬挂结构,挂点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杆,沿水平方向从挂点主体向外延伸;第二支撑杆,垂直于第一支撑杆;活动支撑杆,呈折弯形,与挂点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一端彼此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围成一个长方形。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上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杆具有第二通孔;第三支撑杆穿设在第一通孔内,第四支撑杆穿设在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为长形孔。
进一步地,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端部均具有外螺纹,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端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地,固定螺母和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悬挂结构为通孔。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杆与第三和第四支撑杆连接,并环绕在钢管杆外侧并将它们紧固,使它们与钢管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此时将承力工具的挂钩挂至悬挂结构处,这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悬挂承力工具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该结构稳定,悬挂至悬挂结构处的承力工具不会移动,不会与绝缘子发生接触,进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电线路上的悬挂承力工具的挂点构件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挂点构件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挂点构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输电线路上的悬挂承力工具的挂点构件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挂点构件的侧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挂点构件的俯视示意图。结合参见图1至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用于输电线路上的悬挂承力工具的挂点构件包括:挂点主体10和活动支撑杆30。其中,挂点主体10具有悬挂结构11,挂点主体10包括:第一支撑杆13,沿水平方向从挂点主体10向外延伸;第二支撑杆15,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3;活动支撑杆30呈折弯形,并与挂点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5,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5的一端彼此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5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5、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5围成一个长方形。
本实施例的挂点构件在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5与第三支撑杆33和第四支撑杆35连接,并环绕在钢管杆外侧并将它们紧固,使它们与钢管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此时将承力工具的挂钩挂至悬挂结构11处,这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悬挂承力工具不方便的问题,同时,该结构稳定,悬挂至悬挂结构11处的承力工具不会移动,不会与绝缘子发生接触,进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1为通孔。使用时,将承力工具的挂钩穿过此通孔即可完成悬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USB充电器
- 下一篇:抛光粉生产粉碎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