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18087.1 | 申请日: | 201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3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盛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金双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模式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为了实现某一特定功能而安装了重力传感器、陀螺仪或磁力传感器,为用户增添了特定功能的使用乐趣,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例如,在移动终端中安装重力传感器、陀螺仪,可以为用户提供方向指示的功能。
现有的移动终端由于利用上述重力传感器、陀螺仪或磁力传感器只能局限于实现某一特定的功能,操作复杂,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在体感模式下,能够利用不同的动作、姿态和方向对移动终端进行控制和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包括体感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体感按键、微处理器模块,以及终端功能模块,其中,
所述体感采集模块,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采集指环的运动轨迹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体感采集模块和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对运动轨迹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体感按键,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控制体感模式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所述体感按键,以及所述终端功能模块,用于开启和关闭体感模式、控制所述终端功能模块的工作。
所述终端功能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用于完成移动终端的功能操作。
其中,所述体感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磁力传感器。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终端轨迹设置模块。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存储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为了和常规操作模式保持兼容,可以对体感模式进行设置,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或者关闭体感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体感模式的移动终端,包括体感采集模块101、信息处理模块102、体感按键103、终端轨迹设置模块104、微处理器模块105、终端功能模块106,以及存储器模块107,其中,
体感采集模块101,连接信息处理模块102,用于采集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信息,并将其发送给信息处理模块102。本实用新型的体感采集模块101包括加速度传感器(G sensor)、陀螺仪(Gyro sensor)和磁力传感器(M sensor)。
信息处理模块102,分别连接体感采集模块101和微处理器模块105,将接收到的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信息进行处理后转发给微处理器模块105。
体感按键103,连接微处理器模块105,用于控制体感模式的开启和关闭。
终端轨迹设置模块104,连接微处理器模块105,用于用户设置体感模式下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与对应的启动移动终端功能。
微处理器模块105,分别连接信息处理模块102、体感按键103、终端轨迹设置模块104、终端功能模块106,以及存储器模块107,用于开启和关闭体感模式、控制终端功能模块107的工作。
终端功能模块106,连接微处理器模块105,接受微处理器模块105控制,完成相应的功能操作。
存储器模块107,连接微处理器模块105,用于存储运动轨迹与启动移动终端功能的对应列表。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按下手机上的体感键,进入体感操作模式,也可以通过设置进入体感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播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降低辛烷值测定机排放的装置
- 下一篇:尾气吸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