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18051.3 | 申请日: | 201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3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8;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接地端子及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电子设备间用于传输信号的重要零组件,经过多年的发展,线缆连接器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形成了符合USB, SATA, HDMI, SAS, Displayport,DiiVA,VGA等各种传输协议的电连接器。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公告第201698051号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相连接并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线缆等。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电源端子、若干差分信号端子对及若干接地端子,绝缘本体凹设有插接孔,每一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入插接孔内的接触部,每两相邻差分信号端子对的接触部之间排布有一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然而,随着消费者的多样化应用需求,该种电连接器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导电端子排布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凹有插接孔,导电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及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有延伸入插接孔内的若干第一接触部,所述电源端子设有延伸入插接孔内的若干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沿垂直电连接器插接方向的方向一一相邻且交错排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比第二接触部更靠近插接孔的前端开口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第一接触部沿垂直电连接器插接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第一排,所述若干第二接触部沿垂直电连接器插接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第二排,第一排位于第二排的前方。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第一接触部形成于同一接地端子上,所述若干第二接触部形成于同一电源端子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第一接触部与所述若干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为等距。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围设于插接孔底部的分隔壁,分隔壁设有与插接孔贯通的若干端子槽,所述若干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排设于端子槽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一信号端子,信号端子设有收容于端子槽并向上暴露于插接孔内的第三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一、第二接触部的最外侧并与第二接触部沿垂直电连接器插接方向的方向相对齐,所述插接孔与标准DiiVA插头的插接孔的结构尺寸实质相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线缆,接地端子包括与线缆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连接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若干第一接触部的一片状第一固定部,所述电源端子包括与线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及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若干第二接触部的一片状第二固定部,第一、第二固定部相互平行并分别固定于绝缘本体,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为弧形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分开设置后再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第二绝缘块,第一固定部组装或镶埋成型于第一绝缘块内,第二固定部组装或镶埋成型于第二绝缘块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对接孔,分隔壁位于插接孔与对接孔之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对接孔内并能够前后滑动的光纤装置及连接在光纤装置后端的光纤,光纤装置包括暴露于对接孔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透镜及包覆于透镜外面的绝缘基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电源端子的第二焊接部沿垂直电连接器插接方向的方向一一相邻且交错排布,如此设置,使得该电连接器可以连接一新型对接连接器,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内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内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分离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